这几天为了引导对已方有利的舆论,常凯申一直在派人努力游说外国记者。
但是为了不让敌人小觑自已,他一直对外宣称自已是“八百守军”。
经过几天的游说,记者团终于在今天傍晚成行。
为此,美英领事馆也和日军军部沟通了,傍晚双方停火。
下午4点,在丢下几十吨炸弹和上千具尸体后,久攻不下的日军终于撤退了。
能达成这次采访,是三方都觉得有利的情况下才促成的。
国军和华国民众期望报道在四行仓库保卫战的壮烈行为,提升华国军民的士气。
展现了华国军人的勇敢和坚韧,继续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
日方被四行仓库的守军打得一脸懵逼,也迫切希望了解里面的军队和装备情况。
英美等西方国家现在也是满心疑虑,自从江阴海战开始,国军如同换了一个状态,到处打得日军嗷嗷惨呼。
虽然最后依然没有阻止日军进攻的脚步,但对日军造成的伤亡太巨大了。
从以前的10:1,打到1:1的战损。
巨大的伤亡让日军军部高层已经开始争吵是继续进攻还是守卫既得的地方?
因为拼人数,他们拼不赢。
华国四万万人,小日本有多少人?
所以他们也希望进去看一看,留在沪市的最后一支华国军队是什么样子的。
好给即将召开的九国公约中的已方代表发言提供意见。
此时的战场上满是硝烟弥漫,四行仓库的外墙已是坑坑洼洼。
28日傍晚,四行仓库的守军用沙袋垒砌成了一堵墙,慢慢向着新垃圾桥方向堆砌。
并在这堵由沙袋组成的墙后,派遣了一支部队进行驻守。
依靠着这堵沙袋墙,守军用两个小时的时间,将民众凑集来的食品、衣物、药品等部分物资运回仓库之中。
几名记者也随着物资一同来到四行仓库内。
此时的仓库二楼,谢团长与杨营长带着机枪连雷连长正在接见记者。
魏子昊当然没有出面,此刻坐在楼上。
漂亮国记者克里斯蒂:“谢团长,此次坚守四行仓库,明知寡不敌众,是何种信念支撑您与八百壮士奋勇抵抗?”
谢晋元听到问话,眼神飘向河对岸:
“国土沦丧,同胞蒙难,吾等军人守土有责;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枯石烂不变!”
高卢国记者大卫:“仓库战斗激烈,物资匮乏,你们如何坚持?”
谢团长哈哈一笑:“我等抱定牺牲决心,物资虽缺,但士气高昂。
有爱国志士冒险送物资,各界声援,此为吾等力量源泉。”
说完,他想到在楼上的故渊先生。
貌似有他在,我们没有缺过什么物资。
只是他什么也没有问,也不会说。
既然都是抗日,管他是神是鬼,都是华国英雄。
是的,谢团长已经把魏子昊归为神异一类。
如果不是神异,怎么能凭空变物出来?!
嗯,也可能是隐世修行有成之人。
铁塔国记者安娜:“听闻您部作战英勇,多次击退日军,有何战术?”
谢团长收回因为走神而飘忽的眼神,盯了一眼铁塔国记者。
你们不会是和日本人妥协了吧?在这探听军事机密呢!
“因地制宜,利用仓库坚固工事,以火力交叉、突袭等战术,予敌重创。
日军虽强,然吾等熟悉地形,以智谋勇,定能保仓库不失。”
就问你回答官不官方?
你能不能听懂?
想到这,谢团长得意的笑了。
沪市申报记者王溯:外界对你们极为关注,诸多爱国人士予以支持,对此您有何感想?
看到是国民发问,谢团长正色道:
“深感各界厚爱,吾等唯以死战,报国家、报同胞。
全国一心,抗战必胜,华国民族定能重兴!”
“好!咵咵咵.....”
自发的掌声热烈响起,为这群舍生忘死的军人点赞。
由于战斗仍在持续,采访时间有限且环境紧张危险,很快记者队伍就退了出来。
杨营长安排羊拐带一个班护送他们回到租界。
“各位,我就送到这里,就不说再会了。”
在通过新垃圾桥后,羊拐停下脚步。
记者队伍也停下脚步转身,看着这些乌黑稚嫩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