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喝水,无异于火上浇油。他们只能用点水漱漱口,缓解一下口腔的干燥,算是给这熊熊烈火添点‘灭火器泡沫’,但绝不敢大口大口地喝。”
小弟子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插嘴道:“那仙师,您说这阳明病要是再这么烧下去,会出啥事儿啊?”
仙师一听,笑容更甚,捋了捋胡子说:“哈哈,你这小子,问题还真不少。`幻.想!姬′ ?最-歆~漳^结\哽+鑫¢快!好吧,那我就再给你透露点小秘密。阳明病要是烧得太猛,时间一长,咱们身体里的血管啊,可就受不了啦。你想啊,血管里头也是液体嘛,这火一烧,液体蒸发得快,血管壁就变得又干又脆,跟薯片似的。这时候,稍微一激动,血压一上来,‘砰’的一声,血管就破了,鼻血就这么喷涌而出,这就叫‘衄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所以啊,咱们中医看病,不光是看症状,还得看病因、病机,就像侦探破案一样,抽丝剥茧,找到那真正的‘纵火犯’。对于阳明病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的患者,咱们就知道,这家伙身体里的火苗子已经烧得够旺了,得赶紧想办法给它灭灭火,不然,鼻子可就要遭殃咯!”
小弟子听得津津有味,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哇,仙师,您这么一说,我感觉中医真是太神奇了!就像是身体里的侦探小说,每一个症状背后都藏着一段精彩的故事呢!”
仙师欣慰地点点头:“没错,中医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仅仅是一门医学,更是一种哲学,一种对生命深刻理解和尊重的智慧。咱们学习中医,不仅要学会看病,更要学会倾听身体的声音,理解它的喜怒哀乐,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上医治未病’,让咱们的身体健健康康,远离疾病的困扰。”
有一天,小弟子蹦蹦跳跳地来到师父面前,一脸好奇地问张仲景仙师:“师父,师父,我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就是那个阳明病啊,本来就已经出汗了,为啥医生还要再发汗呢?这不是有点多余吗?”
张仲景仙师一听,哈哈大笑,说:“哎呀,我的小徒弟啊,你这问题问得有意思。这事儿听我慢慢给你道来。”
张仲景仙师清了清嗓子,悠悠说道:“小徒啊,听好了。阳明病啊,它本来就有个特点,那就是容易出汗。你想啊,阳明嘛,就是阳气旺盛的地方,阳气一旺,自然就容易出汗了。这本来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是身体在自我调节呢。”
“但是呢,有些医生啊,他可能不太懂这个,一看病人出汗了,就以为是表邪还没解,还得继续发汗。结果呢,这一发汗,哎呀,可就出大事了。”
小弟子一听,瞪大了眼睛:“出大事了?啥大事啊?”
张仲景仙师继续讲:“大事就是,这阳明病啊,它本来就已经出汗了,津液已经有点亏了。你再一发汗,那津液就更亏了。津液一亏,胃里面就干燥了。胃里面一干燥,那大便就拉不出来了。这不就出问题了吗?”
小弟子挠了挠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大便拉不出来,会咋样呢?”
师父说:“大便拉不出来,病人就会觉得肚子不舒服,心里烦烦的,好像有啥事儿没解决一样。这就是‘病已差,尚微烦不了了者’的意思。病虽然看起来好得差不多了,但心里还是烦烦的,不舒服。”
小弟子点了点头:“那师父,这该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说:“这时候啊,咱们就得看看病人的小便情况了。你想啊,小便也是排出津液的一种方式。如果小便次数多,那说明津液还没怎么亏;如果小便次数少了,那说明津液已经亏得差不多了。”
“所以啊,咱们得问问病人,他平时每天小便几次。如果他平时每天小便三四次,现在突然变成一两次了,那咱们就得注意了。这说明他的津液已经亏得差不多了,大便很可能就快拉不出来了。”
小弟子瞪大了眼睛:“哇,这么神奇啊!那师父,如果小便次数少了,大便就快拉不出来了,那该怎么办呢?”
张仲景仙师说:“别着急,别着急。这时候啊,咱们得等。等什么呢?等小便次数减少了,津液就会慢慢地回到胃里面去了。等津液回到胃里面了,大便就能拉出来了。”
“所以啊,咱们得告诉病人,别着急上火,大便不是想拉就能拉的。得等津液回到胃里面了,大便才能顺利地拉出来。”
有一天,咱们这位聪明伶俐的小弟子,眉头紧锁,一脸困惑地跑到张仲景仙师面前,张口就问:“师父啊,我这心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