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详细汇报了塞北的最新军情。
那场灾荒,不仅大秦受困,匈奴的日子也不好过。
以往他们劫掠边境,都是小股部队分散行动,主要目标是抢夺粮食和物资。
但这次却是大规模进攻,连左贤王和右贤王都亲自出马,显然意图不简单……
“陛下,末将认为此次敌情严峻,必须调兵遣将,严加防范。”
“嗯,这次依然由你担任统帅,至于其他将领……还有谁愿意出战?”
赢政的目光逐一扫过朝堂上的将领们。
“父皇,我!我有合适的人选!”
一个稚嫩的声音突然响起。
群臣纷纷露出无奈的神情。
这小公子,怎么哪儿都有你!财政要管,军事也要插手?
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仍在监国呢!
但赢子季却像在学堂抢答问题一样,兴奋地挥舞着小手。
“哼,寡人就知道你心里惦记着这事,你要举荐韩信和项羽,对吧?”
赢政原本沉郁的脸色有所缓和,带着几分笑意骂了一句。
朝堂上的这些动静,他自然都看在眼里。
那时赢子季监国,提出要让韩信和项羽领兵一千,去平定匈奴,口气大得很。
“哎?父皇你原来知道啊,怎么不早说呢。”
“他们两个可是难得的将帅之才,肯定能在这一战中大展身手。”
赢子季说得头头是道。
“小公子,这打仗可不是闹着玩的,风险极大,稍有不慎就会出大问题。”
蒙恬听后,眉头紧锁,不得不出声提醒。
始皇似乎在认真考虑这件事,脸上露出思索的神情。
“我并不是小看您推荐的这两人,但就连白起、王翦这样的老将,也都是从基层一步步积累经验的,而这两人连一次实战都没经历过。”
“恐怕,会像赵括那样纸上谈兵,最终失败。”
作为小公子身边的人。
若是被征召入伍,肯定不会是个普通士兵,而且还不容易管教。
韩信还好说,这项羽一看就是个难搞的家伙。
到时候如果不听指挥,胆大妄为,要不要按军法处置?
如果因为两人缺乏经验,耽误了战机,又该怎么处理?
全是让人头疼的问题啊。
项羽听到这些话后,腰板一挺,显得更加坚定。
“蒙将军此言,莫非是将我视作贪生怕死、目光短浅之辈?我一直以为,蒙将军对匈奴采取的拒守策略,在以往或许是情有可原,但若此次依旧坚守不出,那实在是下下之策!”
项羽的话音铿锵有力,顿时让群臣的目光变得复杂起来。
这是跟小公子混久了,居然变得如此骄纵?
在大秦,除了王翦,谁敢在用兵之道上质疑蒙恬,还用如此直接的语气?
“哦?那你认为该如何?”
蒙恬听后并未动怒,反而看向项羽的眼神中透出一丝兴趣。
他这次确实不打算继续拒守,甚至已经准备向始皇奏请,对匈奴采取攻势。
没想到项羽竟也有此想法?
“长期拒守,虽能以逸待劳,但会导致士气低落,军威不振,长此以往,将士们面对匈奴时甚至会心生畏惧。”
“我认为,此次应主动出击,趁匈奴经过焉支山之际,给予迎头痛击。焉支山横亘河西走廊,是连接河西与河东的咽喉要地,一旦拿下,便能切断匈奴与莫原的联系。”
面对满朝文武的注视,项羽毫无惧色,直视蒙恬的眼睛,一字一句地阐述着自己的策略。
虽然初听之下像是莽夫之举,实则却蕴含着细腻的考量。
文臣们听得一头雾水,但不少将领却陷入了沉思。
“趁着匈奴消息闭塞,咱们可以翻越乌立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穿匈奴的五部落,最终直取折兰王和卢胡王。”
项羽侃侃而谈,光芒四射。
韩信却始终保持沉默。
从战略角度来看,项羽的打法虽与他不同,但用兵思路颇为相似。
他甚至有一个更狠辣的计策,只是实施起来难度极大,但如果成功……匈奴将瞬间土崩瓦解。
“这打法也太冒险了吧……要么大胜,要么完蛋,连退路都不留。”
武将们相互对视,心中忐忑。
横穿匈奴五部落?
还要活捉他们的两位王?
真是敢说大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