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2025重生之我做上海商铺中介 > 第710章 。不提前写日记

第710章 。不提前写日记

写日记的习惯已伴随我多年,从最初流水账式的记录,到后来试图通过文字梳理情绪,这个过程里,“提前写日记”与“当下记日记”的矛盾始终存在。^兰~兰`文`茓! *首\发¨

有时会在睡前提前写下第二天的计划,甚至虚拟出当天的心情;有时又固执地坚持“即时记录”,觉得只有当下的文字才够真实。

直到某天翻到两年前的两本日记——一本写满预设的“计划本”,一本记着真实的“流水账”,才突然意识到:日记的意义,或许不在于“提前”还是“当下”,而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与自己对话,在预设与现实的缝隙里,看见更清晰的自己。

一、提前写日记:在预设里藏着的期待与焦虑

第一次尝试提前写日记,是大学期末复习时。那时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便在前一晚写下第二天的计划:“早上7点起床背单词,9点到图书馆复习高数,下午做三套英语真题,晚上整理笔记”。

写完后看着工整的计划,心里会升起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踏实感。可现实往往是:早上被闹钟吵醒后又赖了半小时床,图书馆里刷到一条有趣的微博就分心半小时,下午的真题只做了两套就累得想睡觉。

到了晚上,看着提前写下的“完美计划”,再对比自己混乱的一天,愧疚感会像潮水般涌来——于是干脆在计划下面补一句“今天状态不好,明天一定补上”,然后合上本子,假装问题已经解决。

后来发现,提前写日记的本质,是对“失控”的恐惧。我们总希望生活按照自己的剧本上演,于是用文字为未来搭建框架,试图通过预设规避风险、抓住机会。_狐`恋_蚊-穴/ `首′发/

就像去年生日那天,我提前在日记里写:“今天要和朋友去吃火锅,收到礼物时要说‘谢谢’,吹蜡烛时要许三个愿望”。

可那天朋友临时有事,我一个人在宿舍泡了碗面,看着提前写下的文字,突然觉得有些可笑:我以为自己在规划生活,其实是在被“完美生活”的想象绑架。

那些提前写下的句子,更像是写给自己的“任务清单”,一旦现实偏离轨道,文字就会变成刺,扎向那个“不够好”的自己。

但换个角度看,提前写的日记里,也藏着未被察觉的期待。去年冬天我在计划本上写:“希望下个月能瘦5斤,每周去三次健身房”,虽然最后只坚持了两周,但那段时间里,每次翻开本子看到这句话,都会想起自己穿裙子的样子,于是会逼着自己少吃一口蛋糕。

那些没实现的计划,就像挂在眼前的胡萝卜,哪怕没吃到,也让我们在追逐的过程里,多走了几步路。

二、当下记日记:在碎片里藏着的真实与温度

比起提前写日记的“紧绷感”,当下记录的文字总带着一种松弛的温度。

有次加班到深夜,走出公司时发现下雪了,路灯把雪花照得像碎钻,我站在路边拿出手机,在备忘录里写:“雪落在头发上会化,就像今天改了八遍的方案,虽然累,但下班时看到雪,突然觉得没那么难了”。

没有修饰,没有预设,只是把当下的感受抓进文字里,却比任何计划都更有力量。¨卡¨卡/小+说-徃· ′追_最?鑫`彰.节*

当下记录的珍贵,在于它能捕捉到那些“稍纵即逝的瞬间”。

上个月和妈妈打电话,她突然说:“你小时候总爱抢我的围巾戴,现在自己买了那么多,却很少戴了”。

挂了电话我立刻记在日记里,怕明天就忘了这句话。

后来翻到这段文字,突然想起小时候冬天,妈妈把围巾绕在我脖子上,自己冻得缩着脖子笑的样子——那些被日常琐碎掩盖的温暖,正是靠着当下的记录,才没有被时间冲走。

但当下记日记也有它的“陷阱”。有时情绪激动时写下的文字,会带着强烈的主观色彩,比如和朋友吵架后,我会在日记里写:“她根本不理解我,以后再也不想理她了”,可第二天和好了,再看这句话就会后悔:当时为什么要把话说得那么绝对?

还有些时候,忙碌到没时间记录,等到有空时,当天的细节已经模糊,只能写下“今天很忙”四个字,回头再看,只觉得那天像张白纸,什么都没留下。

后来慢慢明白,当下记录的关键,不在于“即时”,而在于“诚实”。不用刻意美化,也不用刻意批判,就像对着镜子照自己:开心时就写“今天吃到了超甜的西瓜”,难过时就写“刚才掉了两滴眼泪”,迷茫时就写“不知道明天该做什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