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at。
马龙点了点头,表示明白。
“最重要的不是斗气,而是赢下比赛,战胜他们!”
这句话说到马龙心坎儿上了。
只要赢下比赛,苏轩砍再多分又何妨。
周末邮差不上班?
妈的,老子今天就加个班试试!
斯隆的战术很快就取得了效果。
奥斯特塔格进攻不行,移动缓慢,但他足够庞大,挡拆质量相当OK。
九十年代的双塔是强队标配,即便是以迈克尔·乔丹为核心的芝加哥公牛,内线配置都有罗德曼+卢克·朗利得双人组合,对比那些内线豪强,公牛的四五号位也是绝对不弱。
苏轩被挡在身后,戴维斯直面马龙。
马龙找到准心,中距离跳投命中。
现场响起熟悉的声音。
“Mailmandelivers!”
邮差终于开张了!
第三节后半段,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
步行者想提速,斯隆总是在恰到好处时喊下暂停,将比赛重新拖入泥沼之中。
直到第四节最后五分钟,双方比分依旧是无比接近。
78:73!
步行者领先五分,但戴维斯5犯在身,随时都有被罚下的可能。
爵士进攻,熟悉的一四号位挡拆,马龙没有突破,而是选择外弹接球,中距离出手。
“唰!”
78:75,双方差距重新回到一回合比分。
如此高强度比赛,贝斯特已经难以适应,这让拉里意识到,一号位位置必须要进行补强。
本以为送走马克·杰克逊,贝斯特能够独当一面,事实证明,贝斯特还远没有达到那种级别。
苏轩打一,米勒打二,三号位拉里用的是文森特·艾斯丘,并没有启用更年轻的杰伦·罗斯。
四号位戴维斯,五号位麦基。
这便是拉里最后的决胜阵容。
爵士则排出了斯托克顿+霍纳塞克+拉塞尔+马龙+奥斯特塔格的先发五虎,这是斯隆最值得信赖的阵容,也是爵士搏命时刻的依仗。
攻防转换,苏轩依旧被包夹,他没有着急出球,而是观察队友跑位。
这是高大控卫的优势之一,即便被包夹,也能很好观察队友站位,送出合理助攻。
米勒在穿插,连续借助戴维斯和麦基掩护,兜出来找到半空位机会。
人到球到!
米勒接球,三分线外百步穿杨。
81:75!
回过头来,霍纳塞克外线突施冷箭,同样的三分命中。
81:78!
被包夹的苏轩没有选择再次持球,米勒运球过半场,阵地战中交球苏轩,苏轩迅速摆脱,在包夹形成前完成突破,中距离出手,也中。
83:78!
马龙高位接球,面对苏轩选择传球,又借助奥斯特塔格的掩护进行换防,面对不敢下手的戴维斯强突内线,打板命中。
83:80!
节奏拉满的窒息时刻,谁率先掉链子,谁就会丧失赢下比赛的主动。
最后三分钟!
苏轩不再相信任何人,外线持球,突如其来的三分出手。
所有人紧张起来,这是否会成为关键一击?
“唰!”
中了!
86:80,步行者再一次获得6分领先。
“哔哔哔!!!”
斯隆紧急叫下暂停,他需要重新布置,至少在下一个回合,必须要确保球队得分。
“我负责防守马龙,我不会让他轻易接球,做好你们的工作,那家伙交给我!”
刚下场,苏轩就对其他球员说道。
“OK,我会盯紧约翰,不会让他轻易传球。”
米勒大口大口喘着粗气,他已经出战40分钟,如此高强度的比赛,着实让米勒有些消耗巨大。
其余人也纷纷点头,他们相信苏轩,相信这位成长起来的新王。
暂停结束,比赛继续!
爵士的杀手锏,始终是马龙与斯托克顿的二人组合唱。
苏轩寸步不让,死死与马龙缠斗在一起,斯托克顿没找到合适机会,他在耐心等待,24秒还有时间,不用急于一时。
马龙拼尽全力与苏轩争抢位置,苏轩使出浑身解数,无限制纠缠马龙,让他没办法轻易接到斯托克顿的传球。
进攻时间还剩10秒,从上场的那一刻起,马龙与苏轩已经在一起纠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