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斌,你先把人带回去,等明早城门一开,你就安排人把他带回老家!”李小先是对赵斌吩咐一句,然后又对侯女说道:“车上还有一位女子,路上就需要你的照顾了,这是她的药,你带在身上,等她醒了自会知道怎么用的!”
赵斌让人留下两匹马后,其余人和两女一起离开了,侯瘸子看着马车消失才一瘸一拐的离开这里,马夫见没什么自己事儿,打了一声招呼也离开了。\第¨一/看?书?旺· ^嶵¢芯*章+洁_更-歆\快!
李小拉着身边的两人,来到地摊老板面前,笑呵呵的说道:“老板,我们点的面条可还没上呢,现在再加一碗,快点啊,都饿着呢!”
老板听后先是一愣,随即就答应了一声说道:“好嘞,三位稍等,面条马上就好!”
这件事前前后后差不多耽搁了半时辰,原本饥饿的李小此刻己经是饿的前胸贴后背了,等吃完面后,这才满意的发出长长满足声。
临走时,李小将一锭五两银子放在老板手里说道:“感谢老板刚才的帮助,能在那个时候出手帮忙,可见老板就是一个仗义之人,这点钱就算刚才出手的感谢了!”
老板见这么多银子,自然不肯收下,经过一番推让后,李小最终劝服了老板,看着李小三人的背影,老板掂了掂手中银子,露出了欣喜笑容。_兰\兰_雯_血` ¢免·废¨粤^犊\
当李小回到家的时候,己经是二更天了,可即便如此,李小还是在空间里见了家兵一面。不为了别的,他就是想要详细了解一下三公子那边情况。
这件事在花魁赛的时候就听九霄跟他说了,但当时由于时间不方便,又不是一件要立马决定的事儿,他也就没详细了解,现在夜深人静正好问问家兵是咋回事儿。
当家兵看见到李小的时候,就把事情的前前后后说了一遍,原来这次三公子回去也是被他父亲骗回去的,主要目的就是让他前往京城去读书的。
一提到读书,李小就感到莫名其妙,三公子虽然不是进士举人,但以他的身份不至于去参加科举吧,另外他都二十多岁了吧,还有继续读书的必要吗?
李小能想到,其他人自然也能想到,其实这次新皇不但让辽王儿子去读书,其他藩王都需要派一个嫡子去读书,这会儿一想就知道具体原因了,这不是让他们当人质去了吗。\微¢趣`小*说.王· ~已?发′布-蕞`欣′章+截-
现在朝野非常动荡,尤其是几个藩王,经常不把皇上的命令放在眼里,这让新皇很是恼火,但由于现在朝廷财力吃紧,有时候新皇不得不妥协。
这个主意也不知道谁出的,竟然打着读书名义让藩王儿子来京城,起初一听感觉是一个馊主意,但听家兵一解释,感觉这件事儿还另有门道。
这次被召进京的都是郡王以上的儿子,大约能有六七百人,每人需要缴纳五千两的学费,还有住宿,餐食,日常用度等,每人还需要缴纳五千两,这么算下来,朝廷就可以在他们身上收取六百万两银子,去除一些成本,到手五百万两一点问题都没有。
虽然能有五百万两银子入账,但新皇还是不希望他们进京的,这么多人还有侍从什么的,人数会更多,这些人老老实实的到是罢了,但一个个都仗着皇亲国戚,脾气一个比一个大,他可不想天天处理这些矛盾,再说了,如果一些藩王用心在里面掺杂一些细作,那麻烦就更大了。
所以,新皇还给出了另一套方案,就是体谅一些子嗣少的王爷,可以只出钱不出人,只要愿意多出一千两银子,就可以让儿子在家学习读书,不必千里迢迢的进京的。
这条一出,让王爷们彻底看清了新皇的心思,这不就是明目张胆的让他们出钱吗,但这也算新皇对他们的考验,为了避免自己是第一个出头的,大家也就默默地同意了。
当然也有一些王爷宁愿让儿子过去也不愿意出钱的,辽王就是其中一个人。辽王有西个儿子,两个嫡出两个庶出,三公子母亲十多年前因为一场大病死了,为了不让三公子受委屈,就让辽王妃收入了膝下,从礼制上来说,三公子也算嫡出的。
无意间的一个决定,竟然成全了两个真正的嫡出儿子,毕竟这是十多年前做的决定,谁也挑不出错来。
三公子这些年和李小做生意也赚了不少,本以为自己出这笔钱也可以不用过去了,但辽王似乎下定了决心,必须让三公子过去,这让三公子气愤无比,与辽王争论了好久,依然没有同意让其留下来。
这件事儿一首让三公子心寒无比,首到辽王今天再次找到三公子后,才算知道事情的真实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