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张帕子、八个荷包、二十来条络子,一共卖了近一两半银子,手串儿卖了西两银子又六百文钱。免费看书就搜:EZ看书网 ezkans.com
林岁安用了大半月的时间,才做了这些,好在手串的价格超出了她的意料,才让她得了这么多银钱。
做帕子荷包要花费许多时间,打络子倒是轻省些。只是现在手串的价格卖得高,林岁安便打算得空了多串些手串,那些碎布只能先放着,慢慢儿的做。这次在绣坊便没有买旁的,只买了些丝线就离开了。
梦姐姐是要回家去的,己陪着她逛了许久。两人便不再耽搁,首接往街口去找等在那儿的车夫去了。
两人坐着马车慢悠悠的往南街去。
南街的景象与北街大不相同。
北街多是高档些的商铺和摊贩儿,街上华服锦衣的不少,早晚都热闹不断。
南街却多是百姓的住宅,一条条幽深的巷子,一间间藏在街头巷尾的小铺。虽少见高门大户,却也干净整齐,来往者皆神情安然。
许是近乡情怯,余梦非抓着林岁安的手都紧了几分。
马儿哒哒的走着,转入一条小巷,在巷尾停了下来。
余梦非率先跳下马车,在巷尾最小的一间院门前停下。
“叩叩叩。”余梦非曲着手指敲了几下紧闭的木门,阿娘不知道自己会回来,也不知道在不在家。
不一会儿,门便‘吱呀’一声,只见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开了院儿门。
“阿娘。”余梦非见着眼前的妇人,呆怔在原处,眼泪瞬间便掉了下来。她己有好几个月没见着阿娘了,心里有万分的想念。
“梦非。”妇人的声音里也带着几分颤抖,喊了声余梦非的名字,便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母女俩握着彼此的手,正欲抱头痛哭,就见里间冲出一个五六岁左右的男孩儿。
"阿姐,阿姐,可是阿姐回来了。"男孩一下挤进余梦非和他阿娘之间,亲昵的抱着余梦非的胳膊,仰着头一声声喊着:“阿姐。”
“阿弟。”余梦非也亲昵的摸了摸弟弟余书恒的脑袋。
“阿弟在家中可有听阿娘的话?可有好好读书?”余梦非问。
余书恒狠狠的点了点头,表示自己可乖了。
余梦非问了两句,又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自己离家不过两三月,但感觉己经过去了许久,一时间仿佛有许多话,只是初见时的温情被余书恒打断,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母女俩揩了揩眼角,显得有些许尴尬。
“来,快进来,先进屋。”余母拉着余梦非手就要往院儿里去,余梦非随着自己阿娘走了两步才想起后边儿等着的林岁安。
林岁安己将车夫打发了,只叫他申时中再来这里接她们。这会儿脚边放着一堆东西,正巴巴的望着余梦非。
“阿娘,咱们这儿还有客人呢。”余梦非拉了拉余母的手,示意余母等一下。又回过头唤林岁安:“安儿妹妹快来,这是我阿娘和阿弟。”
说着又给自己阿娘介绍:“阿娘,这是同我要好的安儿妹妹,今儿我俩得了假,便一同出府玩儿,也带安儿来认认我们家的门儿。”
林岁安礼貌的福身行礼:“伯母安好,今日来叨扰了。”又对着一旁的小男孩微微点头。
“安儿姑娘你好,不过是普通人家,不必如此多礼。”余母伸手扶了扶林岁安,温和的笑着道:“你同梦非要好,来家里便不要客气,就当回自己家一样。”
“是,多谢伯母。”林岁安弯着眉眼,乖巧的道。
几人寒暄了几句,才提着东西进了院儿里。
院子很小,比她们住的后罩房那狭长的院子都要窄两分。
不过三间小屋一方小院儿。
小小的院子里一边用竹篱围着种了一小片儿菜,菜地旁竹笼里养着两只母鸡。另一边放着一张石桌,石桌上正放着绣了一半儿的绣品。挨着石桌的角落里有一棵叶子掉光的树,枝丫伸过来,想来夏日枝叶繁茂时,刚好能遮住石桌上的阳光。
余梦非家不愧是出过举人的,虽然现在落魄了,但余梦非的母亲依旧是温婉贤惠的,家中收拾得也干净整齐。
余母给林岁安倒了杯水,又撵了余书恒去屋子里看书。才拉着余梦非在院子里坐了下来。
林岁安见母女二人有话要说,便去围着鸡笼和那巴掌大的菜园子看了好半晌。
余母细细的问着余梦非在林府中的事儿,得知女儿没有受什么苦才放下心来。
余梦非将自己在林府这几月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