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铁血阻击:我在386旅当兵王 > 第39章 密电疑云

第39章 密电疑云

油灯在指挥部帐篷里摇曳,将赵政委伏案的身影投在帆布上。眼镜片后的眼睛布满血丝,他己经盯着那本从黑水崖带回的笔记本看了整整一夜。卫国坐在对面,手里攥着栓子的刺刀,刀尖在地上无意识地划着战术示意图。

"这个'Σ'符号出现了二十七次。"赵政委突然开口,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在数学里表示总和,但倭寇用它特指某种能量叠加。"

帐篷外传来炊事班的动静,天快亮了。卫国起身往油灯里添了勺豆油,火苗窜高了几分,照亮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日文和电路图。其中一页被反复折叠过,上面画着春妮后颈蜘蛛纹身的解剖图,标注着"锚定频率"之类的术语。

"能确定春妮同志的位置吗?"卫国用刺刀尖点了点地图上的黑水崖矿区。

赵政委摇摇头,翻到笔记本最后几页:"但这里提到'满月前72小时启动主脑',按时间推算..."他忽然停住,手指停在某行字上,"等等,这行写的是'转移至二号备用站点'!"

卫国猛地站起来,膝盖撞到桌子也顾不上疼。李云飞掀开帐篷帘子走进来,大衣上还带着露水:"有线索了?"

"倭寇可能转移了春妮同志。"卫国指着那行字,"这里提到二号备用站点,但没有具体位置。"

李云飞摸出烟斗咬在嘴里,没点火:"三支队刚送来情报,黑水崖昨晚确实有车队离开,往西北方向去了。"

西北方向...卫国的大脑飞速运转,回忆着这段时间侦察过的地形。忽然,一个念头闪过:"废弃的青龙镇铁矿!"他抓起铅笔在地图上画了个圈,"那里有完好的地下设施,离黑水崖不到二十里。"

赵政委快速翻阅笔记本:"没错!这里提到'青龙样本',我们一首以为是地名,可能指的是铁矿!"

李云飞终于点燃烟斗,深吸一口:"先别打草惊蛇。侦察连派两个小组,分头摸清情况。"他转向卫国,"你休息半天,下午带狙击小队去东沟设伏,据报倭寇今天要扫荡那几个村子。"

晨光透过帐篷缝隙漏进来,照在摊开的地图上。三个脑袋凑在一起,影子融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东沟的黄土坡上,卫国趴在一丛马兰草后面,莫辛纳甘的枪管上盖着破布。正午的阳光晒得脊背发烫,但他纹丝不动。山下的小路蜿蜒如蛇,是倭寇从据点去王家村的必经之路。

"卫队长。"小山子从后面匍匐过来,声音压得极低,"二组就位了,老周说看见倭寇的侦察兵过去了。"

卫国点点头,抹了把脸上的汗。这次伏击他采用了"梯次配置"——三个狙击点呈倒三角形分布,互相掩护。这种战术在现代特种作战中很常见,但在抗战时期还属创新。

远处传来发动机的轰鸣,两辆倭寇的卡车出现在山路拐角。车头架着机枪,车厢里站着十几个士兵,钢盔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放进到二百米。"卫国轻声传令。他注意到第二辆卡车驾驶室里坐着个穿呢子军装的人,领章显示是个少佐——值得一枪的大鱼。

第一辆卡车驶入伏击圈,车头突然一歪,左前轮陷进了伪装好的陷坑。几乎同时,小山子的捷克式响了,子弹穿透挡风玻璃,司机当场毙命。

"打!"

卫国的莫辛纳甘发出清脆的怒吼。子弹穿过第二辆车的前窗,在少佐眉心绽开血花。车厢里的倭寇还没反应过来,两侧山坡上就泼下来密集的弹雨。三个狙击点交叉火力,像镰刀割麦子般放倒敌人。

"撤!按计划撤!"卫国吹响铜哨。战士们迅速沿预定路线撤退,临走还不忘在路面撒下铁蒺藜。这是卫国设计的"打了就跑"战术,专门对付倭寇的扫荡部队。

撤退路线经过一片高粱地。干枯的秸秆刮得脸生疼,但提供了绝佳掩护。卫国边跑边回头观察,果然,五分钟后倭寇的援军就到了,摩托车队围着被伏击的卡车打转,像无头苍蝇。

"漂亮!"老周从玉米地里钻出来,这个三支队的老兵笑得满脸褶子,"小鬼子连咱们影子都没摸着!"

队伍在预定集结点清点人数时,发现只有两人轻伤。战士们兴奋地传看着缴获的南部手枪和望远镜,有个小战士还得了块倭寇怀表。卫国却盯着怀表上的日历出神——离满月又近了一天。

回根据地的路上,他们路过王家村。村民早就听见了枪声,王婶带着妇女们端着荞麦粥等在村口。狗娃——王婶十二岁的儿子,蹦跳着要跟卫国学打枪。

"卫队长,尝尝新做的酱菜。"王婶把粗瓷碗塞到卫国手里,皲裂的手指上还沾着盐粒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