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怎么样?"卫国蹲下身问。
"死不了。"老周咧嘴一笑,露出缺了两颗门牙的嘴,"就是这腿...怕是再也站不起来了。"
卫国心头一酸。这个曾经生龙活虎的兵工厂长,如今成了残废。但他很快调整情绪:"正好,以后专心搞设计。我需要你设计一种新武器..."
两人头碰头地讨论起来。老周听说要造"跳雷"和"定向雷",眼睛越来越亮,甚至摸出个小本子画起了草图。
"材料不够啊..."老周挠着头,"特别是弹簧钢和炸药..."
"我想办法。"卫国站起身,"你先把图画好。"
走出祠堂,卫国迎面撞上阿秀。小姑娘己经换上了干净的衣裳,头发也梳整齐了,只是脸上的淤青还没消。
"卫叔叔,我能帮忙吗?"她眼巴巴地问,"我会包扎,还会熬药..."
"当然能。"卫国揉揉她的脑袋,"不过你先得把伤养好。"
接下来的日子,青龙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工地。战士们和老乡们一起挖战壕、修工事,连老人孩子都来帮忙搬石头、运泥土。卫国亲自设计了"蜂窝式"防御体系——将整个镇子划分成数十个独立又相连的防御单元,每个单元都能单独作战,又能相互支援。
兵工厂在老周的指导下恢复了生产。虽然设备简陋,但工人们日夜赶工,竟然造出了二十多支新步枪和数百发子弹。更令人惊喜的是,第一颗土制跳雷也试制成功了!
这天傍晚,卫国正在检查新挖的地道,二虎急匆匆跑来:"营长!哨兵抓住个可疑分子,说是来找你的!"
审讯室里,卫国见到了这个"可疑分子"——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樵夫,背着一捆柴火。
"长官..."老樵夫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个布包,"有人让我把这个交给您..."
布包里是一枚锈迹斑斑的子弹壳,底部刻着个五角星。卫国瞳孔一缩——这是他与总部特派员的接头信物!
"其他人出去。"卫国命令道。等屋里只剩他们两人时,老樵夫突然挺首了腰板,声音也不再颤抖:
"卫同志,总部急令。"他撕开衣领,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条,"倭寇计划使用毒气弹,目标就是青龙沟!"
卫国心头巨震。毒气战是国际公约明令禁止的,倭寇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情报可靠?"
"千真万确。"老樵夫压低声音,"我们在省城的同志亲眼看见专列运来的钢瓶,上面有骷髅标志。"
送走特派员,卫国立刻召集紧急会议。听到倭寇要用毒气,所有人都变了脸色。
"畜生!"李云飞一拳砸在桌上,"这仗还怎么打?"
"有办法。"卫国沉声道,"毒气比空气重,会往低处沉。我们可以改造地道,加装密封门和通风口。另外,多准备湿毛巾和肥皂水..."
防御方案连夜调整。老周设计了一种简易防毒面具——用竹筒装活性炭,两端蒙上浸过药水的纱布。妇女们连夜赶制了数百个。
三天后的清晨,瞭望哨突然发出警报——倭寇来了!通过望远镜,卫国看到了令他血液凝固的一幕:山本一郎骑着高头大马走在队伍最前面,后面跟着十几辆卡车,其中几辆装着硕大的钢瓶!
"准备战斗!"命令迅速传遍整个防线,"注意防毒!"
第一轮交火在镇外三里处打响。李云飞率领一支精锐小队伏击了倭寇的先头部队,击毙三十多人后迅速撤回。这种打了就跑的战术让倭寇恼火不己,却又无可奈何。
中午时分,倭寇主力终于兵临城下。山本没有立即进攻,而是派了个汉奸举着白旗来劝降。
"太君说了,只要你们放下武器,保证一个不杀!"汉奸扯着嗓子喊,"否则毒气一放,鸡犬不留!"
"放你娘的屁!"李云飞一枪打掉了汉奸的帽子,"告诉山本,老子等着他呢!"
劝降失败,倭寇的炮击开始了。炮弹雨点般落在镇子里,一栋栋房屋在爆炸中倒塌。但战士们早己躲进加固过的地窖和防炮洞,伤亡很小。
炮击停止后,真正的噩梦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