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是现在收购的老物件太多了,存放的比较分散,不易管理,还易丢失,需要一个存储的地方。
另一方面,晋作行需要有一个活动的场所,他将这个地方盖起来以后,不仅是晋作行有了一个正式的办公场所,而且在村里也有了一个地标性的建筑。
这座建筑将成为村子北边的一个坐标。
北边是沙河,东边则是贯通村子南北的一条主马路。
在这里沿着沙河向东,再走个一千五百米,又是一个十字路口,在十字路口的东北角就是新盖的村里小学。
这个十字路,东西走向的沙河,一直向东,与今后的晋祠路相连。
南北走向的就是村里日常走向镇里的那条大路,这条路北起镇里北堡,南到省里建设的疗养区,有五公里左右的长度,这将是王鹏规划中的旅游区的主要的一条的商业街。
不过现在这里还都是农田,只有小学孤零零地矗立在那儿发挥着他的地标作用。
那么无论是东西走向的沙河,还是南北走向的这条未来的商业街怎么建设,还是需要思考的。
这不是老蒯叔一个人说了算的事情,需要公社总体来规划。
至于将来是不是能按王鹏的这种思路走下去,现在说还为时太早,反正鱼饵已经下钩了,鱼儿咬不咬,那就只能等待了。
王鹏在学校拆迁开始以前表现得十分迫切,一旦动起来他也就放心了,继续回到了友仁爷爷留下的院子里编书。
当然,早上的练拳他是不会间断的。
上一次,王鹏说要考量一下小龙选的那四个人功夫,中间由于要期末考试,王鹏就没有坚持,放在了今天。
喜欢重生76,我为知青编教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