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口音让"过滤器"三个字带着奇特的卷舌音,"华北平原的沙尘粒径在15-20微米,普通滤纸三十分钟就会堵塞!"
"精确到微米级,记三等功一次!"怀表链子在阳光下划出金色弧线,"现在全体注意:拆卸左侧第五负重轮、更换主离合器摩擦片、用帆布制作临时防尘罩——超过二十分钟的,今晚擦洗全校二百三十七挺马克沁机枪!"
训练场顿时沸腾起来。学员们扑向战车的姿态,让程远之想起柏林军校时见过的猎犬群。他注意到李文忠从工具箱底层摸出个牛皮小包——那是德国克虏伯工厂特制的扭力扳手,市面上根本买不到。
"中尉!"程远之突然用马鞭敲打炮管,"你手里那个5.5毫米的内六角扳手,是从哪支德军部队顺来的?"全场哄笑中,他看见中尉耳根突然涨红,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扳手柄上的刻痕——那里本该有德军的鹰徽,现在却被刻意磨平。
二十分钟后,程远之的怀表发出清脆的报时声。七个没能按时完成的学员垂头丧气地列队时,他突然掀开帆布防尘罩:"看清楚!他们组为什么快三分十二秒?"阳光下,临时防尘罩内侧密密麻麻缝着从军装内衬撕下的丝绸——这是德国装甲兵在沙漠中的土办法,丝绸纤维能吸附80%的细沙。
"明天开始,每人上交两件丝绸衬衣。"程远之跳下战车,军靴扬起一片红色尘土,"别想着去偷姨太太们的旗袍——我要的是真丝,不是人造纤维!"他转身时,余光瞥见中尉正用那支来历不明的扳手,在履带销上刻下奇怪的划痕,形状酷似红军的五角星。辆抛锚的维克斯战车,皮靴踩着炮塔旋转基座:"这玩意在淞沪会战挨了37发子弹就趴窝——知道为什么德国坦克要装空气过滤器吗?"
"报告教官!"满脸硝烟的中尉立正,"华北平原的沙尘会让引擎半小时报废!"
"记三等功一次。"程远之甩出怀表,"现在计时:拆卸负重轮、更换离合器片、加装临时防尘罩——超过二十分钟的,今晚擦洗全校枪械!"
【战例复盘·西渡赤水】
暴雨如注,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南京陆军学院三号教室的玻璃窗被雨点砸得噼啪作响。程远之背对学员,军装肩胛处的布料己被雨水浸透,紧贴在绷首的脊背上。他抓起一根红色粉笔,指节发力,"咔、咔、咔"三声脆响,粉笔断成整齐的截段。
"这是赤水河。"他将三截粉笔按在黑板中央,指尖碾出蜿蜒的红色痕迹,"这是薛岳的八个师——"右手抓起白粉笔,在赤水河西侧重重戳下八个白点,"你们坐在薛长官的位置,怎么破局?"
教室里鸦雀无声,只有雨水顺着窗框渗入的滴答声。
"报告!"第三排的川军少校猛地站起,椅子腿在地板上刮出刺耳的摩擦声,"集中兵力锁死二郎滩!只要卡住这个渡口——"
"蠢!"程远之突然转身,粉笔头精准砸在少校面前的沙盘上,"等你把重炮营从遵义拖到二郎滩,共军早拆了老百姓的门板渡江了!"他抓起抹布擦掉少校画的包围圈,粉笔灰簌簌落在沙盘里,像一层薄雪。
"报告!"后排的空军联络官举手,"派侦察机定位浮桥,轰炸机炸毁渡河点!"
程远之冷笑,从讲台下抽出一份泛黄的《黔军装备清单》甩在桌上:"自己看!黔军的侦察机现在还在昆明兵工厂组装!就算有飞机——"他猛地推开窗户,暴雨瞬间泼进来,打湿了前排学员的笔记,"这种天气,你让飞行员睁着眼睛去找浮桥?"
学员们噤若寒蝉,只有雨水在沙盘里积成小小的水洼。
程远之突然抓起蓝粉笔,在黑板上划出三道凌厉的曲线:"看好了!真正的指挥官要读透地形!"他的粉笔尖戳进黑板,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嘎声,"赤水河五条支流在这里交汇,每日水位落差两米——"蓝粉笔突然横切红色河道,"红军第一次渡河是子时,第二次是卯时,第三次是午时,第西次是酉时,每次都在退潮前六小时完成!"
他猛地将半截粉笔砸向沙盘,蓝痕在赤水模型上裂开,像一道闪电:"防御战不是蹲在阵地里当活靶子!是操控敌人的时空认知!"
教学日志一日接一日,一年接一年
1934年11月7日,晴,今日考核《弹性防御纵深计算》,最优者陈树藩
1935年3月12日,雨,演示古德里安闪击法国补给线时,第三组学员自发推演出针对日军华北交通线的破袭方案——孺子可教
1935年9月18日,阴,戴笠派人旁听《城市巷战工事构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