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笑谈两晋南北朝:三百年乱炖一锅 > 第314章 后秦赵公姚旻:羌营智囊与职场锦鲤的乱世生存术

第314章 后秦赵公姚旻:羌营智囊与职场锦鲤的乱世生存术

最重要的辅政大臣,其活跃在权力中枢的时间长达十余年(约384\/5年 - 400年左右?),覆盖了后秦创业、巩固和发展的最关键时期。他就是后秦这台“羌族战车”能够相对平稳行驶、避免过早翻车的那个隐形稳定器和关键压舱石!

公元416年,当后秦末代老板姚泓(姚兴长子)在长安城头绝望地看着刘裕的北伐大军兵临城下,后秦帝国摇摇欲坠时,姚旻的名字早已从史册的聚光灯下悄然隐退。这位深谙乱世生存之道的智者,极有可能在帝国最后的风暴来临之前,已经功成身退、安然谢幕,得以善终(史未载其卒年,但后期无活动记载,推测已逝)。

回望姚旻的一生,就像欣赏一场精心编排的古羌乐舞:当战鼓(战乱)擂得震天响、节奏快到让人窒息时,他总能稳稳地守住自己的节拍,不被带乱;当权力的号角(权争)吹得无比嘹亮、众人争相高歌时,他选择低调地和弦,不抢风头,却让整个乐章更加和谐雄浑。在那个崇尚武力征服、崇拜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当慕容垂、拓跋珪、刘裕这些光芒万丈的军事奇才以铁蹄踏碎山河时,姚旻选择了一条不同的路:他默默地拿起文治的刻刀,在原本以部落武力为根基的羌族政权上,一点一滴地镌刻下超越部落仇杀、追求稳定秩序的国祚年轮。

史家的笔墨对他吝啬,连卒年都吝于记载。但或许,当长安太学里书声琅琅,儒生们诵读着久违的周礼;当洛阳府衙的冤案得以昭雪,百姓感叹“法竟能如此清明”;当关中平原的金色麦浪再次翻滚,农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在这些烽烟之间顽强存续、悄然生长的文明薪火里,就藏着对这位羌族政治家最深沉、最悠长的无字墓志铭。姚旻的故事告诉我们:在历史的惊涛骇浪中,除了那些站在船头劈波斩浪的弄潮儿,那些在船舱深处默默掌舵、确保巨轮不倾的智者,同样值得被铭记。他或许不是最闪耀的明星,但绝对是乱世夜空里,一颗不可或缺的、指引方向的稳定星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