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风门村的回响 > 第三章:准备与预感

第三章:准备与预感

走南闯北记录了无数人间百态的微单相机,我又为它配备了备用的长焦和广角镜头以及好几张128G的高速存储卡,确保不会因为设备问题而错过任何一个可能揭示真相的“决定性瞬间”。还有那支己经有些磨损、外壳上留下了不少划痕的索尼录音笔,它是我最信赖的伙伴,记录声音,也记录情绪。我又给它配了防风的毛衣套和一支小型的指向性麦克风,希望能捕捉到风门村最细微、最真实的声音,无论是风声、水声,鸟鸣,还是……别的什么难以形容的、令人不安的声响。我甚至还特意买了一个厚重的三防(防水、防尘、防震)手机壳,将我的智能手机也武装起来,尽管我对在那深山老林里能有信号根本不抱任何希望,但它至少还能当个备用相机、手电筒,或者,在最坏的情况下,存储一些遗言。

每天晚上,快递小哥都会准时敲响我那狭窄公寓的房门送来大大小小的包裹。拆包裹成了我下班后唯一的乐趣和充满期待的仪式。看着那些崭新散发着尼龙和塑料工业气息的户外装备一件件堆满了小小的客厅地板,将原本就不大的空间挤占得更加局促,一种奇特的满足感和虚幻的掌控感油然而生,仿佛拥有了这些“神器”我就能无所畏惧就能征服一切未知。我甚至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像个傻瓜一样偷偷在客厅里撑开那顶亮橙色的帐篷,钻进蓬松的羽绒睡袋里,关掉灯在黑暗中想象着自己躺在风门村某个废弃的角落,头顶是破败的屋顶和未知的、或许布满了诡异星辰的夜空。

除了物质准备,路线研究也耗费了我大量心力。风门村,这个名字在地图上如同一个幽灵般若隐若现。我找来了不同年份、不同版本的河南省地图、豫西山区的地形图,甚至还托了一个在测绘部门工作的朋友,搞到了一份据说相对精确的军用地图的扫描件(当然是处理过的版本)。我将它们与谷歌卫星地图反复对比,试图精确地定位那个如同世外魔域般的村庄。

然而结果却让我越发不安:不同地图对风门村的具体位置、以及通往村庄的路径,都存在着细微甚至明显的偏差。有些地图上,村子被标注在一个狭长的山谷里;另一些地图上它却位于一个陡峭的山坡之上。有的地图显示有一条崎岖难行的小路可以通达;而谷歌卫星地图上那片区域却被茂密的植被完全覆盖根本看不出任何道路的痕迹,仿佛大自然己经将这个被遗弃的地方彻底抹去。

仿佛这个村庄本身就像一个拥有自我意识的幽灵,在不同的时空维度里不断地漂移、隐藏,抗拒着外界的探寻。这种地理位置上的不确定性给我即将开始的旅程又蒙上了一层令人不安的如同浓雾般的阴影。我只能根据大多数地图的指向,大致确定一个方圆数公里的区域,并在心里规划好了几条备选的、或许根本不存在的徒步路线。

不详征兆:

就在我全身心投入这种混合着亢奋和焦虑的忙碌准备过程中,一些微小、怪异、令人不安的插曲,也如同潜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时不时地冒出头来,如同冰冷的触手轻轻撩拨着我日渐紧绷的神经。

有一次,己经是凌晨两点多了窗外秋雨淅沥我依旧毫无睡意,正在电脑前查阅着关于风门村的各种诅咒传说和所谓的“禁忌”。网上那些帖子写得神乎其神将这个地方描绘得如同地狱入口——什么“男不娶女不嫁,近亲通婚导致怪病横行”、“祭祀山神不诚,引来滔天灾祸”、“村民一夜暴毙,尸体不翼而飞”……我正聚精会神地看着一篇详细描述村中心那把“太师椅”如何带来厄运、坐者非死即疯的帖子,试图从那些添油加醋的描述中,分析出一些民俗学的隐喻或者集体恐惧的心理暗示。′卡.卡*晓?税^惘? -最′新*漳+劫,庚*芯?筷?就在这时,头顶上那盏陪伴了我好几年的、灯罩己经有些发黄的白炽灯突然毫无征兆地剧烈地闪烁了两下,发出“滋滋”的如同电流挣扎的声音。紧接着“啪”的一声极其轻微的爆响灯泡彻底熄灭了。

整个房间瞬间被浓稠得如同墨汁般的黑暗吞噬只剩下笔记本电脑屏幕发出幽幽的、冰冷的白光,惨淡地映照着屏幕上那段关于“死亡座椅”的恐怖文字,以及我因为突如其来的黑暗而微微睁大的倒映着屏幕光芒的眼睛。

我吓了一大跳心脏猛地收缩了一下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冰冷的手紧紧攥住了。西周死一般的寂静只有窗外淅沥的雨声和远处隐约传来的车流声,更反衬出室内的空洞和我的孤独。是线路老化接触不良?还是仅仅是灯泡寿终正寝?我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用理智分析着。但刚才那一瞬间黑暗降临的刹那,我确实感觉到了一股难以言喻的彻骨寒意,仿佛有什么东西随着灯光的熄灭无声无息地潜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