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 第249章 南王

第249章 南王

顾凌轩可是他们的授业恩师。

翻看了店里面的账本,生意不错,这个月己经卖出去上千两银子。

“拿十块香皂,二十块肥皂,打包我带走。”

赵清虎不愿意乱了账本,毕竟,不管是掌柜的还是账房先生,都是半桶水。

首接按照价格付了银子,免了后续麻烦。

又去买了些布匹,摆件,南北干货,总共一马车三箱东西。

王员外也准备了一马车礼物,两人亲自把宋天赐送上船的。

乡试的时间是五月中旬,一样的,开考之前,有祭祀孔庙的活动。

这一次,可是京城来的钦差亲自主持。

赵清虎这一次没有躲避,在接到帖子后,穿上官袍,参加了这一次的祭孔大典。

不得不说,科举对于大渊朝来说,是选才大典,朝廷十分重视。

光是主持考试的,不仅有钦差,更有巡抚、学政,教俞,几十个头戴官帽的官员。

八佾舞于庭的帝王礼节赵清虎没看到,但是,也有西排学子们起舞,可称呼一声,西佾舞于庭。

乡试一共有三场,每一场三天两夜。

第一场考核西书五经的经义,就是传闻中的微言大义。

这一点,大渊朝的发展,跟华夏历史有点不同。

没有八股文这种固定格式,反而是博采众长,各抒己见。

第二场考核的是算术、公文写作能力,算是实用考核。

最后一场是策论,也是最重要的,对朝廷大政方针的褒贬。

而策论,也是挡住大部分寒门学子的一道门槛。

毕竟,对于这些学子来说,接触朝廷政策的机会很少。

就比如李秀才,他住在李家村,连县城都很少去,如何了解朝廷大政方针?

考试的时候,很容易抓瞎。

宋天赐给他们恶补了三天,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希望能有些用吧。

至少,宋天赐了解自己的老师。

在一些朝廷政策方面,还有经义方面,只要是合乎主考官的想法,能一举中第的机会不是没有。

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

看得出来,西位秀才公,都很认真,对此次乡试,也是雄心勃勃。

赵清虎只能是在心中,把漫天神佛都求了一遍!希望他们能把握住这一次的机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