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年号最多持续十年,便会终结。
也就意味着,
永乐十九年根本就不可能出现。
那我的成大事之愿?
李子渊的思维停滞了。
他没有察觉,更大的危机已然逼近。
李煜含笑望着李子渊那震惊的面容,
他满心愉悦地聆听着,李子渊内心更深一层的震撼,
此刻,群臣们的震惊与不解相加,也不及李子渊的表情与内心所想带给李煜的欢乐。
“小狐狸,你也有今日。”
“以往总是你给我带来诸多正经事,如今我也要还你一些‘惊喜’了。”
李煜心中暗自大笑。
当他,李渊,道出要让出皇位之意时,心中闪过一丝留恋。
毕竟,这龙椅是他历经千辛万苦才坐上的。
坐上这至高无上的位置,不过短短九载。
纵观历史长河,哪位帝王心甘情愿让位?大多直至生命的终点,仍紧握皇权不放。
李渊亦希望如此,直至终老。
但心中却怀揣着更为宏大的梦想。
这份梦想,源自对征战的向往。
源自对大唐未来辉煌的憧憬。
源自对孙子李澈真才实学的肯定。
没错,他要让位,且要让给这位当之无愧的继承人,大唐的唯一储君——李澈!
既然身为帝王,不能轻易离京征战,
因为他的每一个决定,都关乎黎民百姓,关乎国家社稷,
那么,
作为太上皇的他,即便战死沙场,也不会让大唐的朝政陷入动荡。
即便真有动荡,
以李澈的智慧,定能化解一切!
李渊坚信,孙子李澈定能将大唐推向新的高峰!
这才不枉他费尽心思,为李澈搭建起这片天地。
“大唐的未来,就交给你了,李澈!”
“莫要让朕失望!”
“朕宣布,即刻退位,将大唐江山传于皇太孙李澈,望诸位爱卿竭力辅佐,保我大唐千秋万代!”
“命翰林院起草诏书,昭告天下,不得有误!”
“再命礼部,挑选吉日,筹备禅位登基大典,朕要与民同乐!”
李渊此言一出,大殿之上,众人惊愕万分,无论老少,无论官阶,皆以为自己听错了!
玩笑之言,听听便罢,岂能当真?
特别是天子退位,立新君这等大事,岂能儿戏?
“陛下,皇位之事,关乎天下安宁,不可轻率啊!”
“……君无戏言,还请陛下收回成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