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考官面露忧色。
毕竟,朱元璋虽让叶轩全权负责童生试,却未曾授权他如此革新。叶轩此番举动,万一惹祸上身,他们这些协办人员恐也难逃干系。
念及此,他们心生恐惧。
叶轩见状,连忙安抚:
“诸位放心。”
“责任在我。·l_o*v*e!y+u,e~d?u,.,o·r′g¢”
“真有风吹草动,自有高个子顶在前面。”
“万一有事,我一力承担。”
“定保你们无恙。”
实则,朱元璋已有意放弃八股取士,这才将童生试交由叶轩全权处理,以示信任,同时也想瞧瞧叶轩究竟能搞出怎样的童生试,设计出怎样的试题。
故而,朱元璋心中已有预期。
即便叶轩将考生全数带至郊外,以马拉松作为考试,朱元璋知晓后亦不会怪罪,当然,前提是叶轩真能借此选出人才。
礼部官员听罢叶轩的保证,神色稍缓。
叶轩话已至此,他们又能如何?
干活便是。
于是,礼部官员着手印制试题,密封后送往各县,待县试开启之时,方可拆封。
考前,考题仅为叶轩及礼部考官所悉,外人不得而知。
时光飞逝。
密封考题迅速传递至各县知县手中。
随即,县试来临。
士子们翘首以盼,县试终于开启。
第145章 考生愕然!这是何种考题?
二月,春意尚寒。
大明各县,士兵严阵以待,环绕考场。
考场北侧的“龙门”外,一群身着厚衣的童生聚集,静待入场。
“今年的考题会出自哪位大儒之手?”
“该不会是刘三吾大人吧?”
“皇上现在最信任的不是叶轩吗?会不会是他出题?”
“不可能,绝对没可能。”
“我听说,叶轩出的题极难,连举人、贡士都直呼不易,我们只是童生,怎会面对此等难题?”
“言之有理,只要不是叶轩出题,我就有信心。”
“今年我必过县试!”
“为此,我已筹备良久,决不能再落榜!”
考生们凝视龙门,紧握拳头,满脸坚毅。
考生中,既有稚气未脱的少年,也有年逾古稀的老者,皆满怀期待与激动。
解缙身处其间,眼中闪烁着自信光芒。
尽管天文地理算数他仍在钻研,但若考四书五经,他自信不输同龄,甚至年长之人。
自幼被誉为神童,他从未体验过失败的滋味。
对他而言,县试不过小菜一碟,凭借他的才华,通过几无悬念。
“县试之后,便是府试、院试,通过即可成为秀才,接着是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及之前的考试,难度尚可。”
“会试前夕,时光尚余。”
“我誓要精通天文地理算术等学问……未曾料到,这些学问竟如此艰深,与四书五经大相径庭……四书五经,熟记贯通即可,而天文地理算术,不仅需背诵知识点,更需灵活运用,颇为棘手。”
解缙念及此,不禁抚额。
自觉于天文地理算术等科,恐无天赋,一见数字与逻辑,便觉头疼。
或许命运予我一扇窗,又闭一扇门。
“无论如何。”
“我定当奋力前行。”
“叶轩能掌握那些知识,运用自如,我岂能落后。”
“会试前的小考,无足轻重。”
“我的志向,在于会试。”
“殿试。”
“乃至一甲状元!”
解缙青涩脸庞上,洋溢着自信与不羁。
“入场准备!”
“考生列队!”
龙门守卫高呼,维持秩序。
闻听入场,考生们蜂拥而至,迅速列队。
县试由知县主持,兼任主考。
儒学署教谕、训导负责监考。
“姓名?”
“年龄?”
“籍贯?”
……
教谕、训导核对考生身份。
“搜子”逐一搜查考生身体,以防夹带。
搜查极为严苛,连衣物夹层亦不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