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得意而不忘形的人,刘芜算一个。小小年纪有此心态,不容易。
感慨于刘芜厉害时,刘邦领兄弟们走了,瞧着一处空旷的地儿,准备扎营休息。那端又来了一行人,为首一个长相柔美,身上穿的是贵族服饰的西十来岁的郎君,刘芜本来训着樊哙的,听到一阵咳嗽声看了过去,一看,刘芜马上知道来人了。
恰在此时,空中飞起大雨,没等刘芜反应过来,己然让人抄手抱起,指向不远处的空地道:“赶紧安营扎寨避雨。”
一声令下,好样的,在刘邦身后的兵用最快的速度奔向不远处,迅速的扎起帐蓬,赶紧躲雨。
那端貌美如同妇人一般的郎君让人打起了伞,亲眼看到利落的一幕,一气呵成,要不是亲眼所见,怕是以为帐篷是早早搭起的。
刘芜让宁非抱到帐蓬下,看着外头的人道:“郎君,雨太大,郎君不若进来一道避雨。”
啊?听到刘芜的声音时,对面的郎君明显一愣,似才注意到一路行军里竟然有一个小娘子。
行军打仗带小娘子的人,有意思得很。
但一个小娘子发出的邀请,郎君作一揖谢之,不曾听从。
刘邦那么些日子和刘芜相处下来,早看清楚一件事,刘芜不会无缘无故做一件事,对面的郎君看起来不像以前见过的贵族,目中无人。
眼珠子一转,刘邦道:“先生不用担心,我是沛县刘邦,雨大,我看先生的身体似有不适,不妨进来避个雨。”
自我介绍的刘邦,引起那一位还在推辞的郎君的注意,沛县沛公刘邦,有意思得很。
“在下张良,多谢沛公。”自称张良的郎君,就那么谢之。
刘芜!!!就猜是张良,一猜一个准。子房子房!
内心的小人己然在不断的舞动,刘芜只是眼睛亮闪闪的望着张良走近,该让路的通通让个路,好让张良一行人进到帐篷。
“卢绾,安排好张先生的人,别让人淋着雨。”刘邦是个有心人,能够让刘芜眼睛都闪闪发亮的人不多,那么多年来也就是当年见龚合的时候。
龚合是个有用没用的人,农具,粮产,渠水,收成,最好的证明。
他们出门能带上那么多的粮食,多亏龚合。
也就是说,眼前的张良一准是比之龚合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人!
刘邦眼里不仅有张良,连张良的人也一并照顾。
“多谢沛公。”张良入帐逢之内,再一次道谢。刘邦一向不拘小节,也不知道何故,对上张良,或许是因为张良长得太好看,亦或者是张良浑身上下的气息让人分外舒服,刘邦也还以一礼,末了赶紧相请道:“张先生请。”
“请。”张良能够感受到刘邦对他的礼遇,初次见面能够让他们进来避雨,还能客气相待,张良对刘邦的评价不由的又高了一些。\我?的.书~城? ′最-新′章*节\更-新*快,
一个个都跽坐下,刘芜在刘邦旁边,刘邦注意到张良好奇的目光,“小女刘芜。有些顽皮,请先生勿怪。”
“不怪。小娘子目光澄明,面露慈和,定是心善之人。”张良微微一笑而答,刘芜!!
一照面不用太客气的夸赞的呢,她不是需要人夸赞的人。
“哈哈哈,怕是要让张先生失望了,小女……”刘邦想着把刘芜的老底掀了,话刚要说出来,刘芜不留情的拧了一记他的腰,刘邦!!
转头望向刘芜,透着警告。刘芜不曾理会,跪首身板作一揖道:“张先生有礼。敢问张先生也是来投奔楚王景驹的吗?”
此问落下,张良且问:“沛公也是?”
说到正事,刘邦可算从刘芜的手里得以逃脱了,接话道:“是,可惜楚王看不上我。”
闻此言刘邦忙道:“张先生去见见楚王了?”
“不曾。”张良是要走,但一场大雨打乱他所有的计划。不过,未必不会有意外所得。
“张先生若不嫌弃,不妨在此避雨,待雨停了再说。”刘邦无所谓,朝外面问:“问问饭做好了没有,得加个菜,今遇贵人,得好好款待。”
贵人张良不敢受之,同刘邦再次谢之,“不知沛公接下来有何打算?”
打算啊,刘邦摇头道:“不急,我们本意是出来看看。若能结为同盟,一同抗秦自是再好不过。”
不急二字,引得张良沉思,刘邦大几千的兵马在手,每日所用的粮食都不在少数,投奔于人,未必见得不是为粮草。
何刘邦半点不见着急的神色,粮草供给如此的充足?
“天下势,各地起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