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岂敢。”好在,底下是有脑子的人,有脑的提一嘴,表明他们不敢的。
谁料刘邦一听破口大骂道:“看你们的怂样,能干什么?”
张良的嘴角一抽,其他人都习以为常。
刘芜呢,也不管刘邦。
“连跟我叫板的胆子都没有,要是秦军来了你们岂不是吓得屁滚尿流?”刘邦的话一道出,得了,一个个突然无可反驳。
刘芜在此时道:“两码事。”
刘邦扫过一个个脸色惨白的人,顺着刘芜的话问:“两码事儿?”
“小娘子说的对,两码事。秦以暴政,令天下民不聊生。不反秦是死,反也是死,当反之。沛公自沛县起兵以来,多施仁政,惠于百姓,我等愿为沛公驱使。”刘芜一提,反应快的人当下站了出来,一拉一踩,表一表忠心的呢。
刘邦哦了一声,往前走,随意的坐在台阶上,“那你认为自己能做什么?”
出面的人再让刘邦问到,立刻道:“为一方县令。”
有自知之明的人道出话来,听得一个个的人都一顿,刘邦再问:“只要为一方县令?”
刘芜知道,他是嫌弃人的志向不够远大。
“行吧,那就让你试试治理一县。以三个月为期?三个月一考核要是做不好,换人。”刘邦都和刘芜早达成共识,在此时丢出话来,草率得让人以为他是乱来的人。
实际上呢?
刘邦扫过其他人,眼中尽是笑意问:“你们呢?”
有人想,是不是无论他们说出他们想要做什么样的官,都可以如愿?
自有出列的人,试探问:“在下也认为自己堪为一方县令。”
刚开始的人挺客气,不会乱说话,都认为自己可以作为一方县令。
可是,有人真想试试看,他是不是可以当上更高的官。
“在下认为,在下的能力能够管一郡之事。”一个长得细皮嫩肉的人高傲的昂起头,一副谁也不放在眼里的姿态,怎么看怎么让人不太喜欢。
刘邦看了一眼,后知后觉的问:“我们拿下一郡了吗?”
低下头,刘芜努力忍住笑。
“没有。”攻下的县不少,一个郡都在他们手里的真没有。
那一位愣住了,刘邦问:“你不知道?”
怎么可能会不知道?不过是因为野心太大,才会……
“你虽自知,对我们不知。”刘邦道出一句,颇是不认可的摇头,听得那本来高傲的人傻眼,一时不知如何接话。
张良看在眼里,对刘邦所谓自知而不知我们,不由的将视线落在刘芜身上,刘芜到底是怎么学的。就范夷教的?怕是范夷都不可能有刘芜的境界,怎么可能是范夷教出来的。
人,刘邦见了,除了个别的人,都按之前他们商量的定下。
“三个月考核,要怎么考?”刘邦说要给人考核前,问都不问。
这会儿后知后觉问起,刘芜瞪了他一眼。
“你比我懂得多,再说了,你想出的办法,自有章程,该让我操心的事你肯定会让我办,不该我操心的事我少管。”刘邦历来如此,看身边的人各有各的事忙,他最闲。
他闲下来他还闲得理首气壮。
刘芜又瞪他,刘邦伸手要捏刘芜耳朵,刘芜赶紧躲开,张良在一边呢!
“赶紧说。”刘邦想闹刘芜,刘芜不乐意,瞧那避得老远的刘芜,刘邦催促。
“考核他的政绩,所谓政绩,民生,教育,经济,以及官声。”刘芜那么道来,教育呢,这会儿学校没有,读书识字的有,不过是识得些字,会些算数,都是朝廷强制教导的。
兴教育的事,一时半会没有那么容易启动。
那也要干。
“教育?”民生刘邦知道,一说他能懂,架不住教育啊。
“真正读过书,能够当上官的人,几乎都出自于贵族,这是为何?”刘芜提出问题,刘邦马上道:“我们这些人就只会识几个字,会算个数,让我们去当官,不是闹出笑话?”
张良在此时道:“家学渊源。藏书皆在各家手中。”
“正是。知识掌握在贵族们的手中。这是他们的资本,如果不想以后受制于人,就得打破他们垄断。孔子说了,有教无类,孔子能建学堂,我们当然也能。地方想要有人关注孕育人才的事,就得跟他们前途挂上关系。利于己者,更能让人尽心尽力。”刘芜道出其中的厉害关系。
当然,首要需得把纸和印刷术弄出来。
竹简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得让人把纸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