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出手,中心思想只有一个,如果衡山王乖乖归附,自有论功行赏的时候,如果不愿意,那就等着她收拾好英布后,转头收拾吴芮。
能在项羽手下打得有来有回,几次三番让项羽吃尽苦头的人,那可是实实在在的能人。
炸药一扔,看看那给炸的,不认人。
吴芮不想降,不得不降。
有人建议可以考虑让许吴王封王,如此一来首接能让衡山王站到汉王的一边。
却是刘芜干脆利落的道:“不行,凡有再言以封王而收拢人心,以令人归降者,是要为以后的大汉留下隐患,其心可诛,绝不能容。比起以后出手收拾不该存在的王,不如现在首接打服。衡山王有多少本事,该知道的人都知道。与其让他继续发展壮大,不如首接灭了。项羽那儿有韩信牵制,更有其他的诸侯王为乱,我来收拾其他人。”
刘芜的意思很明白,封王是不可能封王的,为长远而谋,刘芜都不会让这类事情发生,谁也不许再提此事。
具体的细节上,刘芜不方便跟人细说的,全部都跟刘邦道来。
中央集权,咱们在未来不能像项羽,以令诸侯各立,皆有盘算,春秋战国因何而战乱数百年不断,正是因为诸侯各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大汉朝刚开始,不能忘记前人的教训。
现在打,以后打,都是要打的,倒不如先打了,把人全部打服,收拾人心,让民为我用。
刘芜的主意,张良是认同的。
纵然他们恨秦始皇灭了六国,但他们知道,秦始皇推行天下同一的政策是对的,车同文,书同轨,他们可以恨秦始皇,但那些有利的政策须得传下去,更应该发扬光大。
刘芜的建议是对,如今的他们占了优势,兵马强悍武器精良,各路诸侯可以一个个的收伏,不行就打。又不是打不过。
打得过还给人封王,是为自己埋下隐患。不可行。
是以,衡山王吴芮归附,归附是归附,从此却不再是王。
吴芮不太乐意,但想到自己捡回一条命,不敢再多想。
刘芜让人迅速接管各地,一应户籍全部上交,曹参负责。
当然,刘芜最是擅长笼络人心的事,比如平价盐,免赋税,首接在得衡山王的地界后推行,让当地的百姓感受到,汉王惠于民,时时刻刻思为民的心情。
曹参跟在萧何身边多年,刘芜的那一套是在他们教导的基础改进的不假,那么多年来,刘芜安抚人心,而且首接利于民的点点滴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
日常他们都琢磨,何况亏得刘芜收拢人心的法子,否则怕是刘芜早就落入项羽的手中了。
得利于刘芜以民为本的处事原则,而且军纪严明,不许任何将士进犯百姓分毫,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太少,可却也正因为如此,汉军的名声是所有诸侯王里最好的存在。
只要汉军进城,百姓们无一不夹道相迎的。
是以,吴芮那儿也终于成为刘邦的一部分。
刘芜啊,可算是再一次见到亲爹了。
乍然看到刘邦身边一个挺着大肚子的美人,刘芜有些恍惚。
好吧,她不会指望刘邦为吕雉守身如玉,她在跟前刘邦都做不到,何况她人不在。
只是,从来刘芜出面,刘邦知道刘芜的性子,断不会让不识趣的女人出现在刘芜的面前,今日倒是例外?
刘芜唤了一声爹,随后一记眼神扫过某个女人,半眯起眼睛,眼中闪过冷光。
刘邦何许人也,养在身边长大的女儿,她是何性子他不知道?
正因为清楚得很,刘芜一个眼神流露出的意思,刘邦瞬间清醒过来。“你先下去。”
美妇人一听刘邦的话明显一顿,怕是怎么也想不到刘邦一见刘芜,话都不需要刘芜说,他先把人赶出去。
“汉王。”美人自是不愿的。
不愿,谁管她呢。
刘芜在一旁等着,看向刘邦。
对付女人用不着,谁宠的女人找谁。
如果刘邦立不好规矩,让人无法无天,可别怪她不客气。
“下去。”刘邦一看得了,他的话对方都不听,怎么的?当他不存在?
冷哼一声,刘邦透着不善。
某个美人还是能够分得轻重,终是乖乖的应声退下去,临行前看了刘芜一眼,抿了抿唇。
再无外人,刘邦马上道:“辛苦辛苦,我们阿芜辛苦了。”
本来刘邦尚未考虑要不要对共敖出手,刘芜先出手,打得漂亮,刘邦焉能放过大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