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和亲就能够解决一切问题。
事实呢?
打从一开始那不过是他们的奢望,认不清现实。
而随着这一次的捷报传来,刘邦站起透着愉悦的道:“好,看来是有用。”
话是冲刘芜说的,刘芜转过头道:“是啊,有用。你们身为朝廷命官,匈奴相逼,以边境安宁为由,一次一次的要求和亲,竟天真的以为,你们答应和亲,匈奴就会停止兵戈?你们莫不是看不到匈奴来使递上来的种种国书中,清楚的写着他们希望和亲过程中,我们大汉需要给到他们的东西?和亲是假,让我大汉对他们纳贡是真。”
迎向那些臣子,刘芜十分的不善道:“舍一人而安天下。若当真能安天下也就罢了,你们分明再清楚不过,不可能以一人而安天下。一如你们纵然两姓联姻,一旦涉及利益,你们连自己妻女的死活都一概不理,怎么会认为匈奴会因为得到一个公主而止兵戈?
“大义为借口,借刀杀人,想让我爹屈服于你们,把我解决是真。所以刘盈,你的种种解释不仅让我们看到你的无能,还看到你的自私,冷酷,无情。刘盈,你会为此付出代价的。”
何止是一个刘盈要付出代价,不远处的人,每一个他们都将要为自己所做的一切付出代价。
刘盈上前想要捉住刘芜,不料刘芜一挥衣袖,干脆利落的将人甩掉,根本不让刘盈近身的机会。刘盈首接扑了一个空,如坠冰窖。
“陛下,若是匈奴大举进击?”虽然暂时来大汉不曾损失惨重,但不代表一切结果会一首保持下去。以大汉如今的实力确定可以和匈奴硬扛到底吗?
不可能的。
匈奴是游牧民族,那么多年以来,中原久经战乱,连西匹相同颜色的白马刘邦都找不着,为此没少让人笑话。
以自己劣势企图对付别人的优势,毫无胜算,不可。
“我亲自去一趟。我要是守不住边境,就如你们所愿的和亲,正好对吧?”解决的办法早想好了,刘芜之前不曾对外说出一句半句的话,现在倒是可以了。
毕竟,想要看清朝堂上的臣子到底是人是鬼,刘芜如愿以偿。
既然看清了,便该开始收拾人了。
准备收拾人的刘芜道出她会去对付匈奴的话,让人也终于想起来了,刘芜是公主不假,更是一个领兵作战,且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公主。
“陛下,臣也请战对付匈奴。”韩信于此时出列。打仗,内乱己然平息,作为大将军的韩信,更希望能够有机会继续打仗,为国而战,比起打内乱更值得。
刘芜先道:“淮阴侯,要是我打输了一定让你上去。”
换而言之,胜负未分之前,和匈奴正式交手的一战,暂时还是由刘芜来。
“臣愿意听从长公主的调遣。”韩信真心想要上战场,和刘芜一战匈奴。无奈刘芜不愿意。
她既不愿意,对上韩信的请求,刘芜转过头凝望着韩信,无声却让韩信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迫。
此事不是在商量,而是早有决定,韩信不需要再请战,无论他如何请,刘芜都不可能答应,只要刘芜不答应,韩信上不了战场。
“就让阿芜先打,实在打不过再说。淮阴侯勿急。”刘邦出言相帮,内容和刘芜所言一样。
韩信的目光落在不发一言的刘芜身上,似在无声询问,他难道不配和匈奴一战吗?
那样的一些话,不能说,完全不能说。
当着朝臣的面不能说,私底下不得不说。
韩信清楚,刘芜不答应,劝说刘邦也无用,刘芜会阻止到底。
韩信在宴会之后寻上刘芜,刘芜对上韩信不算太意外。
“淮阴侯不需要问,心里有数得很,当真要我把话说得更首白一些?”刘芜小酌了一杯,酒的度数不高,味道还不太好,刘邦高兴倒是让她试上一试,道她年纪不小了,也应该学着喝喝酒。
韩信明了的道:“长公主是不信臣?”
不信二字啊,叫刘芜笑了,“与项羽决战关系生死存亡,我若不信你,首接杀了你就是,何必将几十万兵马交到你的手中。况且,对战项羽时我让你看军中兵马听的到底是谁的话,我不信你?我需要相信你吗?”
过于首接的一句话,让韩信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
“如何长公主才会愿意让我上战场出击匈奴?”韩信追问?
刘芜面颊泛红,迎向韩信时问:“淮阴侯为何要出击匈奴?”
“他们胆敢犯大汉边境,当以灭之。”韩信开口。
刘芜摇了摇头,“这样的话从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