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一地。
“这就是匈奴的诚意。”匈奴大单于开这个口,以至于一时间让大汉那端的人不由审视起匈奴大单于。不会有人认为这位大单于是普通人,匈奴如何发展壮大,这位的功劳甚大。
那么样的情况下对手下的士兵挥刀。
“比起匈奴大单于的诚意,我更乐意亲自动手。这一次匈奴出手拿了不该拿的东西,我的人断他一掌,那是看在匈奴的面上。然,你我既是合作,各取所需,有些规矩相互自知的好。大汉容不得别人觊觎,谁若胆敢过界,第一次警告,第二次杀。”刘芜温和的开口,笑盈盈的一番话听得所有人的皮都不由一紧。
能不能的,不用看刘芜说了什么,只看刘芜怎么做的就知道了。
断一只手掌是警告,第二次的话大汉会首接要匈奴士兵的命,而不会让匈奴大单于出手,不用细问,都能够听懂刘芜的言外之意。
匈奴大单于也不是好相与的,“若大汉的将士也碰了不该碰的东西,匈奴也当如此。”
话听在陈平的耳朵里,陈平有些不太乐意的,匈奴有何资格和大汉相提并论?
然而势不如人,匈奴势大,刘芜会和刘邦建议同匈奴开互市,互通有无,就是为了给他们相互之间找一个平衡点。
匈奴抢掠惯了,大汉有太多匈奴想要的东西,抢不到,他们不会因此罢手,如果不想一个折中的办法,怕是接下来匈奴一定疯狂对大汉进攻。
打一仗给匈奴教训是应该,得让匈奴清楚的知道大汉不是好欺负的,才能够让匈奴明白,再想跟从前一样处处抢掠边境,绝无可能。
这才能够促成大汉和匈奴开互市。
会有人说,能够把匈奴诱入城中一回,不能再来第二回吗?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真当匈奴上下都是傻子,能让人哄了一回又一回,记吃不记打?
匈奴是仗着自己居无定所,才敢对中原边境一再进犯,想匈奴存在多少年了,到现在还在,是好灭的吗?一首打仗对大汉有好处吗?
能够通过交易换取安宁,为大汉争得休养生息的机会,不好吗?
况且,匈奴那儿同样也有大汉需要的东西,比如马!
刘芜在此时肯定的回应道:“当如是。不过,如果枉杀,大汉容不得。”
既然是相互试探,那就更应该探到底,不该触及的底线,打一开始说清楚讲明白的好。
关系着以后如何行事。
对此,匈奴大单于明白了,冲刘芜肯定的道:“当如此。匈奴也容不得。”
一样的强势,一样的不退让。
这就是相互足够强大才能有的底气。
因此,接下来就是商量在哪儿建起市,同时相互之间应该遵守的规矩。
在遵守规矩的事情上,大汉几乎没有问题,匈奴却是炸了,规矩规矩,那么多的规矩,他们匈奴为何要守大汉定下的规矩。
陈平内心对匈奴十分鄙夷,果然是未经教化的蛮夷,面上丝毫未显的道:“若匈奴的规矩合理,我们也愿意守匈奴的规矩。这些规矩定下不过是为了预防有人乱互市。既是交易,互通有无,相互之间更应该是各取所需。强买强卖断然不能。以势压人更不行。交易在于相互自愿。若是看上了便要硬抢上手的,那就不是交易,而是抢。大汉容不得。”
有刘芜的强势在前,大汉上下都在心里有了底,明了刘芜是容不得匈奴欺压大汉的。
因为不够强大,不得不另寻他法,以令大汉和匈奴之间达到一定平衡,不代表大汉允许匈奴抢掠大汉。
交易中必须要遵守自愿,如果不能,倒是无须再提交易的事。
“大汉从未对匈奴抢掠,倒是匈奴……”陈平是懂得如何气人的,一句说上一半的话落在匈奴的耳中,马上引起匈奴人的炸毛质问,“你们是在担心我们匈奴会抢!”
陈平诚实点头道:“然也。”
不是空穴来风的怀疑,而是实实在在匈奴本质上就是在不断打主意想抢大汉。
因此,规矩一定要立好,他们得保护交易。
“考虑到守护规矩得要有人,我们大汉希望能够和匈奴一道成力一个交易管理的地方,由我们一道派人执掌,共同维护交易的公平,也避免让我们百姓在交易中惹出大多的争议。”陈平对刘芜是真服了。一系列的安排,条条是道,连如何管理都想好了。
当时陈平在看见刘芜让人亮出来的内容时,人都傻眼了。
世上的聪明人不少,可是陈平同样清楚,能够遇上一个设想周全,甚至谋算长远,先一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