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同于在问刘芜对权力不心动吗?
刘芜耸耸肩道:“权力和义务是相对的。`x~q?u·k?a_n.s.h¢u*w-u/.-c?o′m!握住多大的权力就需要肩负多大的责任。我又不是没有握过权力,我早知道权力的滋味,但就因为权力太大,每做下一个决定也不得不慎重,生怕自己有负重托。”
对此,刘邦伸手抚过刘芜的头,感慨无比的道:“我们阿芜真是一个好孩子。”
在听到他要把天下给她时,考虑到的是责任。
刘芜瞥过刘邦道:“爹怕是忘记了我们为何得民心。”
这话叫刘邦一顿。
“我当时和将士们百姓都说过,等天下一统,到那个时候一定想办法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刘芜提及曾经跟将士和百姓们说过的话,刘邦更愣住了。
刘芜道:“若我以女子之身登上这个位置,别管是爹动手,亦或者我动手,必将再起兵戈。爹,匈奴还在外头虎视眈眈等着。内忧外患,最苦的将是百姓。爹,百姓的命就当真那么不重要吗?”
这一问问得刘邦更无言以对。他也曾是寻常百姓。当年乱起时,他怕吗?
他怕的。
刘芜道:“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天下一统,这很好,百姓好不容易太平的建设家园,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因我之故再起战事,以令生灵涂炭。爹,非我所愿!”
此刻的刘邦更无从说起。
“当然,我想自在一些。当皇帝自在不了的。不能随心所欲的活,以后还得被困在长安城内,许是一辈子都出不了门。莫说学了始皇巡游西海,多劳师动众?劳民伤财。不当皇帝,天下太平了,我就可以西处走走看看,大汉的风景一定都很美的。”刘芜确实无心当皇帝,否则她也用不着刘邦给,兵马除了听刘邦的,就听她的了。
她完全可以凭本事登上皇帝位。
可是她不想。
打一开始她的目标就是刘邦当上皇帝,历史书上记载的刘盈不行,她只希望吕雉能够生多生一个儿子,让她有多一个弟弟。只要不像刘盈一样亲近别人不亲近吕雉和刘芜,那样一个弟弟坐上皇帝位,有吕雉和她在,皇帝位一定会稳。
再有就是吕家。
历史上吕家灭门的事,刘芜只为吕雉感慨,但吕家那么一堆蠢货让人灭门,是他们无能。
刘芜不在意吕家。但希望吕雉能够有一个好的结局。
所以,当上皇帝的人必须是吕雉生的。这是一开始刘芜跟刘邦摆明讲清楚的事儿。
刘邦听在耳中,轻声笑了,“你去过的地方还少?”
“怎么能一样,以前都是打仗,一门心思是打赢仗,有风景也顾不上多看一眼。等将来天下太平了,专门欣赏风景去,我自由自在,可以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那不比当皇帝要好?”刘芜真没有那个心,她只想把大汉弄上正轨,然后就过她逍遥自在的日子去。
天下江山很重。刘芜不能确定自己能不能担得起,还是让人在前面顶着,她在后面帮忙比较好。
刘芜冲刘邦道:“我喜欢跟在爹的身边给爹打下手,以后给弟弟打下手。”
“阿芜,你的功劳不是谁都容得下的。”刘邦同刘芜轻声的提醒,好让她明了倘若将来有一天有人容不得她时,她会如何?
刘芜无所谓的道:“天下之大,自有我的容身之地。爹放心吧,我不会把大汉搅得天翻地覆。好不容易才让百姓们过上几天安稳日子,还得想办法让他们能够吃上饭,别因为我们家的事闹得不可开交。将来别管谁要是容不下我,我可以出海,也可以往北上。”
天地那么大,她不想对自己人动手,和别人就用不着客气,比如匈奴西域。
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做法,站在刘芜的立场,跟自己人斗太没意思,还不如跟外头的人斗,开疆辟土的办法又不是只有领兵出征。′d′e/n*g¨y′a!n-k,a,n\.*c-o+m·
匈奴现在是挺强的,占据河西走廊,扼住大汉和西域通道,让大汉不知外头的世界。
西域之地,那可是一片好地方。
扼住河西之地,按着西域和大汉打的匈奴,哼,大汉只要强大起来,瞧着吧,她再往西域去一通操作,有多少效果,会有见到的机会。
“爹就放心,我不会委屈自己。我是真不想。”刘芜告诉刘邦,刘邦听在耳朵里不由挑眉,“你想好了?”
刘芜重重点头道:“想好了。我不想。真不想。”
保证的一番话,刘邦长长一叹,“行。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