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下陷阱的密报,以及他
“将计就计、出兵助多罗平乱、定百年盟约”的详细方略,条理清晰、铿锵有力地禀报出来。
他没有隐瞒格勒的狠毒,强调了多罗沐泽王子的仁厚和正统性,更着重分析了格勒掌权后对大胤北疆的巨大威胁,以及助沐泽复位所能带来的长远和平利益。
最后,他单膝跪地,双手捧起那份赐婚圣旨:
“陛下!星澜公主乃陛下亲赐儿臣之妃!她之兄长,便是儿臣之兄长!
如今兄长蒙难,王妃日夜泣血,儿臣心如刀绞!恳请皇兄,念在两国盟好,念在北疆万千黎民福祉,更念在儿一片拳拳孝心与护妻之意,允皇弟所请!
出兵多罗,吊民伐罪,匡扶正统!皇帝愿亲为前驱,护送王妃归国寻兄,联络忠义,与陆沉将军里应外合!
事成之后,皇弟必与沐泽王子定下血誓盟约,使我大胤北境,得享百年太平!
此乃千秋之功,万民之幸!皇帝,叩请圣裁!” 字字句句,情真意切,又充满了家国大义。
御书房内一片寂静。皇帝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龙椅扶手,目光深邃如渊,在石昊磊捧着的圣旨和他坚毅的脸上来回扫视。韩牧野也躬身肃立,屏息凝神。
良久,皇帝终于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格勒……竟敢弑父杀兄?消息确凿?”
“千真万确!密报在此,请皇兄御览!”石昊磊将密报高举过头。
皇帝示意太监接过,快速浏览了一遍,脸色更加阴沉。
“陆沉……领兵入多罗?”皇帝的目光转向韩牧野,“韩先生,也以为此策可行?风险几何?”
韩牧野上前一步,躬身道:“回禀陛下,草民以为,逍遥王殿下此策,虽行险,却乃破局良方!
格勒暴虐,若使其坐大,北疆必成心腹之患,遗祸无穷!
助多罗沐泽复位,一则名正言顺,占据大义;二则沐泽仁厚,素与我大胤交好,复位后必感恩戴德,盟约可期;
三则由陆沉将军领百战精锐出击,雷霆扫穴,胜算颇高!
至于风险……战场瞬息万变,自难万全。然,两害相权取其轻!与其坐等猛虎长成噬人,不如趁其幼弱,断其爪牙!”
皇帝沉默着,目光再次落回石昊磊身上,带着审视:“你……要亲自护送那星澜公主回去?深入虎穴?你可知,若事有不谐,你便是首当其冲!”
石昊磊抬起头,目光坦荡而坚定,毫无畏惧:“臣弟知道!但正因如此,臣弟才必须去!其一,多罗星澜是臣弟将来的王妃,护她周全,是臣弟本分!
其二,臣弟身为大胤亲王,此等关乎国运之事,岂能畏缩不前?
臣弟熟悉北境,与星澜公主同行,更能取信于多罗忠义之士,便于联络!
其三,儿臣弟在,便是大胤的决心!更能让格勒投鼠忌器!臣弟愿立军令状!若不能助沐泽王子拨乱反正,……甘愿领罪!”
掷地有声的话语在御书房内回荡。皇帝石昭看着眼前这个英挺果决、目光如炬的皇帝,看着他眼中那份与年轻时的自己何其相似的锐气与担当,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察觉的波动。
时间仿佛凝固。不知过了多久,皇帝终于缓缓站起身,走到龙书案前,拿起朱笔。
“拟旨!”皇帝的声音带着一种金戈铁马般的决断,打破了御书房的沉寂:
“加封定远将军陆沉为‘平北大将军’,赐天子节钺!即日起,整备定远军精锐五万,秘密开拔,陈兵多罗边境!
待逍遥王信号,即刻以‘助多罗大王子沐泽讨逆平乱’之名,进入多罗境内!凡遇格勒叛军,可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命逍遥王石昊磊,率王府精锐护卫及朕特拨之三百御前龙骧卫,即日启程,护送多罗星澜公主返回多罗!沿途各州府,务必全力配合,保其周全!”
“赐逍遥王石昊磊密旨一道,可临机转断,联络多罗忠义,便宜行事!务求寻得多罗大王子沐泽,助其复位!”
“待事情大定,昭告天下:多罗二王子格勒,弑父杀兄,囚禁忠良,倒行逆施,天人共愤!
大胤皇帝陛下,感念两国盟好,不忍多罗百姓受难,特遣天兵,助多罗大王子、正统继承人沐泽王子,讨逆平乱,以正乾坤!
待沐泽王子复位,两国当歃血为盟,永结兄弟之好,共保北境百年太平!”
朱笔挥动,一道道旨意迅速拟就,加盖上了象征至高权力的玉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