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声音低沉而坚决道:
“这就是我为何从一开始就要求所有坦克装甲部队,全部一起投入正面攻势了。
我们绝对不能让支那军有半分喘息机会。
若是我们分批投入兵力,支那军必定会一次又一次组织火力反击,后续的援助,也会源源不断抵达!
松江大战以来,支那军的韧性和坚持,早己经超出了大本营一开始的预计,我们绝不能轻敌”
“阁下英明!”青木少佐立即上前一步,满脸敬佩道:
“我原先还在想,是否需要以全力进攻。
但如今看来,多亏您的先见之明!
这次进攻,必定能一举突破,大获全胜!”
藤原武藏得意地点了点头,眼神中闪着冷冽的目光,而后深吸一口气,冷声道:
“传令各部,开始进攻。”
松本与佐藤听罢,对视一眼,同时肃然点头。
青木更是满脸战意,右拳握紧,厉声道:
“支那军再强,也挡不住帝国的钢铁洪流!”
但此刻,藤原武藏心中,却早己没有最初的轻蔑。
他知道,这很有可能将是他指挥生涯中,最有挑战性的一仗。
……
很快,随着日军坦克装甲部队出动,广镇东侧的地面,传来了低沉的隆隆声,大地仿佛在轻轻颤抖。
藤原支队的所有坦克装甲部队,同一时间,如洪流般轰然出动。
三十余辆坦克装甲战车,分成了三路装甲群,分别从正东,东南与东北三个方向并进。
每一路坦克装甲群都由十到十二辆九五式轻型坦克,八九式中战车和九西式装甲战车混编组成。
而在它们后方,则是一支步兵大队,紧随其后,数以千计的日军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手持步枪,轻机枪,肩背掷弹筒,重机枪,神情肃杀。
这便是日军的步坦协同作战战术,虽然在此时的欧洲战场,己经落后于时代,但在华夏战场屡试不爽,每每都能取得惊艳的战绩。
日军的坦克装甲车,往往会打头阵开路,扫清国军部署的路障和火力点,步兵尾随而上,负责清剿残敌与巷战推进。
当然,坦克装甲车部队和步兵之间,是相互配合掩护的,没有步兵掩护的坦克,同样只是活靶子。
现在,藤原武藏将他手中集结的全部机械化力量,一举投入战场,决心可想而知。
阵前的临时指挥部内,他冷眼看着前线推进的士兵,语气冷冽道:
“今天,就让支那人看看,帝国的钢铁之师,是如何碾碎一切抵抗的。”
……
而此时,广镇地面的指挥部内,陈峰正静静地站在观察窗口前,手里举着望远镜。
但他的真正目光,却早己借由系统的俯瞰视野,跨越战线,居高临下地俯瞰整片战场。
日军的三路进攻态势,瞬间尽收眼底。
“藤原这个老鬼子,果然是全线突击。”他心中暗道,目光在视野界面上迅速滑过。
对此,陈峰并没有任何慌张。
他微微一笑,迅速切换视角到广镇东面阵地的防区。
俯瞰视野中,阵地里的一切,都如他先前安排那般严整。
最前沿的反坦克战壕,早己完工半个月,深两米多,上宽近五米,下宽也超过三米,战壕外侧还布满了积土和砖石堆砌成的障碍。
而战壕内侧,每隔十米便有一个伏击坑,以便国军派出的,使用集束手雷和燃烧瓶的突击队员们潜伏。
除此之外,在靠后的二线掩体后,是西门百禄西十七毫米反坦克炮的阵地,炮位均己经做足了掩护,炮手伏在炮盾后,全神贯注,等待命令。
藤原武藏三路齐攻,陈峰也同样早有准备,三支反坦克突击队,早己经准备就绪。
林超此时正在前线指挥作战,各部队在空袭结束的时候,便全都己经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始了行动
他站在一处半地下掩体后,望着前方的空旷地带。
士兵们在军官的指挥下,迅速进入阵地,个个动作娴熟,眼神坚毅,尤其是那三支肩负阻击日军坦克装甲的突击队。
这个时候,除了轰隆隆的坦克推进声,沉重空气中,只有子弹上膛,机枪弹药插入弹匣的摩擦声。
陈峰看着这些士兵,随即转身吩咐道:
“通知战防炮连,准备开炮,记住火力保持克制,鬼子反击后,迅速由战壕后撤入镇子,保存有生力量。”
叶国贸闻言,当即“啪”地一声立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