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下头,沉默无言。
太史慈见状,向前迈出一步。
“传闻玄德公仁义,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若明公不嫌弃,我愿追随明公为将!”
此时,太史慈心悦诚服,拜于刘备麾下。
刘备大喜,说道:“得子义相助,如锦上添花!”
新添猛将,刘备自是欢喜。
而更多好消息接踵而至。
片刻之后。
文丑在颜良陪同下,来到刘备面前。
“罪臣文丑,参见冀州牧!”
“往昔各为其主,多有冒犯,还望宽恕!”
文丑拱手认错。
刘备岂会听不出言外之意?
颜良果然说服了文丑!
“何罪之有?快快请起!”
“自此以往,过往一切既往不咎,备与阁下,肝胆相照!”
刘备扶起文丑。
众人皆感喜悦之时。
张绣急匆匆入内,向刘备报告城外状况。
“启禀主公。”
“曹操、袁术大军已至城外。”
“他们要求主公交出传国玉玺!”
此话一出。
殿内诸人,怒火中烧。
“狂妄至极!”
“主公,末将愿率三千兵卒,击溃曹、袁联军!”
“请主公下令!”
众将领纷纷请战,欲击破曹操与袁术的军队。
“报!”
又有消息传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兖州牧刘岱、徐州牧陶谦亦闻讯赶来。”
“城外已有四路兵马汇聚。”
听闻此言。
刘备神情严肃。
玉玺之事影响深远,众人皆知其重要。
此时,子龙仍驻扎于城外,与据县形成掎角之势。
刘备关切询问城外局势。
“战事起否?”刘备急切问道。
探子回禀:“尚未交战。”
刘备挥袖示意无须担忧。
日上中天,一位使者入城,请求交付玉玺。
刘备命人取出那枚由张绣截获的假玉玺。
使者携此物离去,返回曹营。
……
城外曹军营中,将士们愤慨难平。
“岂料刘备以赝品戏弄我们!”
“实在欺人过甚!”
“主公,恳请即刻发兵攻据县,活捉刘备!”
群情激奋下,曹营将领力主出击。
曹操沉思片刻:“刘备得玉玺后,更宣称挟天子以令诸侯。”
“如此一来,邺城朝廷岂非名副其实?”
绝不可让刘备携玺而去!
“速遣人递信入城,邀刘备城外交谈。”
信使如期抵达刘备处。
刘备随即回函,同样邀请曹操入城。
信使再赴曹营,递上书信。
曹操阅毕,仰天长笑。
“既然彼此心存戒备,何不隔门对酌?”
“你设宴城外,我凭栏城头。”
不久,信使回返,告知刘备已应允。
黄昏降临,晚霞映天。
晚霞漫天。
落日的余晖洒满西门城头。
刘备端坐其上,而曹操则跨坐在战马上。
两人隔着城门对饮。
“玄德,自洛阳一别,操一直牵挂于你。”
“今日相见,总算解了思念之苦。”
曹操爽朗大笑。
城头上,刘备举杯笑道:“孟德兄,备也是思念已久。”
一饮而尽。
喜欢三国:诸天帝王,收名将纳美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