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荣看着张婉云,动情道:“皇位,当然是有些留恋的,九五至尊,如何会不留恋呢,只是,它无法与你相比,占着它多年不放,说起来,也是为了能更好地保护你,给你更多的快乐,现在,它的意义也没有那么大了,反倒成为了你我之间的牵绊。!k\u?a`i+d+u·x?s?./n·e′t~”
他的意思很明确,只要张婉云能过得好,就没有必要巩固皇位,这个位置有太多的牵绊,该早些让出去才是。因为此时的太子尚且年幼,不能独自处理政务,所以朱宏荣还是照常上朝,与大臣们议事。这么做,也是为了给太子打好基础,不至于留个烂摊子给他。从云安十五年开始,随着朱梓恒的成长,朱宏荣便开始让他处置一些简单的政务。朱梓恒比较聪慧,加上学得早,虽未成年,却已有了成年人的水平。看模样,再过几年,它就可以独自处理政务了。这时候,朱宏荣和张婉云都已到三十多岁的年纪,虽然不算老,但也说不上年轻。朱梓恒正处在迅速成长的时期,一个教得勤,一个学得快,没过多久,他处理政务就有模有样了。眼看着子女们长大,朱宏荣也觉得自己的身体似乎不如以往了,他心中难免有所感慨,毕竟,四十将至,前半辈子已经过完。一双儿女长大成人,身上的童稚之气也渐渐消除。朱梓如到了婚嫁的年纪,张婉云便为她物色合适的男子,家世背景不重要,关键是要真心待她好。把这调皮的小公主嫁出去,以后该操心的事情,总归是少了些。朱梓如虽然还很顽皮,却已不像小时候那样整日没完没了地疯闹,她独自一人,也可以玩出许多花样,不再需要父母去陪伴她。相比之下,朱梓恒虽然年纪略小,却显得更加成熟稳重,他的身上,已经有了些少年帝王的风范。令朱宏荣感到欣慰的是,朱梓恒非常孝顺,与张婉云之间的母子关系特别好,每日至少问候两次,在处理政务的时候,也会听取她的建议。朱宏荣最为担心的问题,就是万一哪天自己不在人世了,张婉云该如何度日,看到儿女孝顺,他便少些后顾之忧。岁月最是无情,无论在谁的身上,都留下了它消逝的痕迹。十几年过去,很多人的样貌都发生了变化,一代人接了一代人。宫里有不少太监都新添了白发,而原本那些老的,不是离世就是病倒在床,哪怕身子依旧健康,但总在走下坡路。像翡翠那样年轻可爱的小姑娘,如今,也即将跨入中年的行列。该变的,总会改变,无法倒退回过去的模样,无法恢复重来。朝堂上,有五位大臣已经主动辞去了官职,告老还乡,回家安度晚年去了,还有两位大臣先后病故,永远离开自己的岗位,而接替他们位置的人,则是几张新面孔,是刚刚通过科考,被授予官职后才上任的,其中有几个还比较年轻。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在朱宏荣这一朝,他们算是第三朝臣子了,第一朝在他亲政的时候被大批撤换,而现在,为朱宏荣效劳过的那批大臣又开始更新换代。兵部尚书张向明,顺天府尹齐祥,户部尚书杨丰等人还有些精力,他们也不愿意过早地享受安逸日子,所以尚留在朝中,继续为国效力。 云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朱宏荣正式宣布退位,并传位于太子朱梓恒,自己则成为太上皇。朱宏荣在位共三十六年,实际掌权二十三年。二十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退下皇帝宝座的朱宏荣对皇位并无半分不舍,反而多了几分轻松惬意。他在位期间,对内抑制权臣,打击贪官污吏,惩处奸佞,改革弊政,并指挥群臣抗灾救疫,达出了不少值得称颂的功绩,对外,则抵御强敌,取得多次胜利。文治武功,都有所成就。经过二十三年的努力,危机四伏的江山已经兴盛起来,并逐步走向鼎盛。朱宏荣留给朱梓恒的,乃是一个繁荣昌盛,四海升平的强大帝国。这样的成果,也并非朱宏荣一人之功,它既少不了臣民将士的拼搏奋斗,也少不了那位心怀天下的皇后——张婉云。退位为太上皇以后,除了新皇主动前来请教之外,朱宏荣不再过问国事,他要利用剩下的时间与张婉云好好地过日子,与她相伴到老。上朝、批阅奏折、面见大臣,这些事情,统统不用去做。现在,他和张婉云,随时随地都能在一起了。夕阳西下时,天边的云彩被染得通红,像火烧一样。绚丽的晚霞将光芒投洒在皇宫殿宇之间,显出几分静谧之感。朱宏荣坐在屋前的台阶上,紧紧地拥着张婉云,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