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适合现有条件的方案:利用抛物面反射原理制作一个简易的定向天线。
最简单的抛物面?农家烧饭的大铁锅!
导线?铜线或铝线都可以!
他甚至在手机上找到了一个关于如何用现有电台改装简易测向仪的帖子,详细介绍了天线的设计和连接方法。
没有三极管放大信号,还没晶体管么?哈哈哈哈!王强忍不住低声笑了起来。笑声带着一丝疯狂和兴奋。他捂住嘴,肩膀不住抖动。
炮打司令部!
不需要侦察兵冒死渗透。
他只需要找到他们的无线电信号源!
日军的师团部、赖谷支队指挥部,这些地方的无线电通讯必然是最繁忙的,信号强度也最高!
他迅速将手机收好。脸上的恐惧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抑制的兴奋和掌控感。
他不再是被动等待命运安排的棋子,他手里握着改变局势的钥匙!
王强回到会议室。杨俊青和几位师长正围着地图激烈讨论。气氛紧张凝重。
“报告师长!杨参谋长!”王强朗声道。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自信。
杨俊青看了他一眼。眉毛拧得更紧。
“怎么?想好了什么妙计?”语气带着一丝不信任。
王强走到地图前,手指点向地图上的一个空白区域。
“我们不需要看见鬼子司令部藏在哪里。”王强语出惊人。“我们只需要知道他们的无线电信号是从哪里发出来的。”
杨俊青身体微微后仰,用下巴对着王强。“你又想玩什么花样?无线电信号?那玩意儿能行?”他发出一声短促的干笑。“能找到鬼子指挥部?”
王强没有理会他的嘲讽,首接看向王铭章。
“师长,日军的师团部、支队指挥部,他们的无线电通讯一定非常频繁。”
“信号最强的地方,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指挥中枢。”
王铭章眼中闪过一丝兴趣。“你的意思是…通过无线电找到他们的指挥部?”
“没错!”王强肯定回答。
“我需要两个电台,一些铜线,还有…两个农家烧饭用的大黑锅。”
此话一出,会议室里鸦雀无声。短暂的死寂后,响起压低的议论声和几声嗤笑。
一位老军官胡子翘起,一位年轻军官嘴巴微张。有人偏过头去,不看王强。所有人都用看疯子的眼神看着王强。
"铜线?黑锅?这是要打仗,不是要做法?"
“王上校,你脑子没坏吧?”杨俊青终于忍不住,提高了嗓门。带着参谋长的权威和不悦。他用手指敲击太阳穴。“用口锅就能找到鬼子指挥部?你确定不是逗我们耍?这是前线,不是杂耍场!”
王强平静迎上杨俊青的目光。“杨参谋长,这不是玩笑。”
“这是最原始的无线电定向技术。”他在纸上画出简图。“用黑锅做反射器,铜线做天线,可以接收和放大特定方向的无线电信号。”
“这就跟平时打仗,我们在高处用望远镜看一个目标,能看到方向一样。”他指着图上的方向线。“我这个法子,能找到无线电信号传来的方向。”
“用两个这样的设备,在不同位置测量信号方向。”他在图上标出两个点和方向线。“就能精确计算出信号源的坐标。”他指着图上的三角,“就像平时我们从两个观察哨看一个目标,能确定它的位置一样,我这个法子能找到信号的位置。”
“鬼子藏得再深,只要他们用电台发报,我就能找到他们!”
“精确计算?坐标?”杨俊青听天书一样。他皱紧眉头。“你说的这些…有理论依据吗?有实践经验吗?!”
“有理论依据!”王强知道不能首接说手机。“这是基于电磁波的物理原理!”他强调。
“我需要材料,需要时间。”王强看着王铭章,“我可以证明给你们看!”
杨俊青还要反驳,王铭章却抬手制止了他。师长的目光在王强和杨俊青之间来回移动,最终停在王强身上。
他想起白天王强对炮击目标的奇怪建议,以及那异常精准的效果。这“黑锅理论”听起来更玄乎。但…
王铭章深吸一口气,紧握拳头,又迅速松开。
“凌霄,你确定…这黑锅真能找到鬼子指挥部?”王铭章声音带着怀疑,但也有一丝几乎要抓住的希望。
“我确定!”王强咬紧牙关。身体挺得笔首。“给我两个电台,足够的铜线,两个大黑锅。”他盯着王铭章,“我今晚就能把鬼子指挥部的坐标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