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意,那就朕来选。
康平侯府的三郎在军中任职三年,颇有战功,朕还未曾封赏。既然他久在军中,统领宿卫军想必不在话下,就封他为中军将军统领宿卫军吧。”
众人听闻,皆是一愣,谁也没想到皇上会突然提出这么个人选,一时间,殿内安静了下来。
这时,又有大臣上前,拱手说道:“陛下,那刺客虽未招供衡王,但他本就是衡王的人,衡王恐怕也难辞其咎。”
“既然刺客本人都未认罪,万一真是被诬陷的呢?怎能仅凭莫须有的罪名就给衡王定罪?”有大臣立刻反驳,神色焦急。
“陛下……”“陛下……”大臣们又开始纷纷进言。
“好了,都别吵了!”皇上不耐烦地摆了摆手,眉头紧皱,满脸疲惫的又道:“衡王在府内闭门思过三个月,好好整顿自己的人,都退下吧,吵得朕头疼!”
大臣们纷纷躬身施礼,退出太极殿。
待众人离去,殿内稍显空寂,王公公赶忙上前,动作娴熟地为皇上更换了一杯热茶,茶香随之飘散开来。
皇上凝视着手中的茶盏,思绪却飘向别处,目光缓缓的又转向这个自幼便跟在自己身边、忠心耿耿的王公公,轻声问道:“你觉得,此事当真是衡王所为吗?”
王公公闻言,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惶恐,赶忙低下头,身子微微前倾,恭恭敬敬地说道:“老奴实在不知啊!他们都是陛下的亲生骨肉,要说最懂皇子们性情的,那必定是陛下您呐,老奴岂敢妄加揣测。”
康帝轻轻摇了摇头,伸出手指点了点王公公,似笑非笑地道:“你呀,也不肯跟朕说实话了。
原本朕是不太相信的,可如今细细想来,这件事还真有可能是他干的。唉,如今换了宿卫军的领军,朕心里总算能踏实些了。”
王公公连忙点头,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道:“陛下圣明!老侯爷曾是陛下的伴读,与陛下情谊深厚。”
“那沈家的几位公子,也都是陛下看着长大的,对陛下的忠心那是日月可鉴呐,断不会有二心,陛下这下可算能宽宽心了。”
成帝神色稍缓,又接着说道:“不止如此啊。若是换作旁人担任此职,那些士族未必肯轻易散去,可沈家就大不相同了。”
“沈家与王家,恒家都有姻亲关系,又和章家有了婚约,盘根错节,相互牵连。由沈家子弟出任宿卫军领军,各方势力才能勉强罢休,朝堂也能暂时安稳些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