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要开战的。”
“不错,再说,安南本来就是大明疆域,现在不过让安南再次回归大明怀抱而己。”
孙传庭有点懵逼,智囊团的人没有任何意见,还非常赞同,似乎各个都是好战分子。
“各位,这个时候开战,国库会不会承受不起?”
”孙宰,你以前文官出身,也带过兵,只知道治国和打仗,可是陛下教我们的时候说过,如果战争没有利益,就不能打,会让财政崩溃,可是开战有利益而不打,我们都得回家种田。”
孙传庭听后沉思起来,智囊团中很多人都是陛下的学生,也不知道陛下当初都教了他们什么。
“各位可以说说吗?”
“很简单,战争开打前,要先预测胜败,胜率不高可以暂时不考虑,如果胜率足够,可以开战,随后就是战胜后是否有政治收益和经济收益了。”
孙传庭反应很快,眼前一亮,“以现在大明的军队和武器,可以横扫安南,胜利肯定的,政治利益肯定的了,经济利益怎么说?”
他还是不太懂经济!
“粮食,人口,土地,地下矿产都是经济利益,特别是在这个气候特殊时候,粮食最为重要,国防军事部那边的计划开头就提到,需要粮食,就得一首往南打,越靠近南边,气候越温暖。”
“可是那边山多地少!行军不便,距离过远,治理不便!”
“这是困难,可是办法总比困难多,明年要开始建设远距离通讯,无线电报等,所以,距离远不是问题,至于山多地少,可以问徐大人,两广之地也差不多一样地形。”
“行军这个,就看土地资源管理部下面的建设司,有没有办法快速修建道路了,按目前科研部和山西工坊那边的技术,应该不成问题,我们唯一要考虑的就是,开战后,怎么避开安南的贸易线路,因为大明现在仍需要大量购买粮食。”
孙传庭忽然发现,他有点跟不上大明当下的脚步了,刚才他提出的问题,似乎都不是问题,最后找新的贸易线路才是问题的核心。
“各位,那可有办法?”
“应该不成问题,军事计划中提到,找打海上倭寇和海盗,随后开海,海路可以避开安南购买到足够的粮食。”
“不错,毕竟,我大明现在有一等一的精盐和琉璃,那些西方或者安南周边的东南国家不会拒绝这两种物资的。”
“如此一来,最难的变成了行军道路,稍后我去问宋大人,毕竟,挖矿的挖掘机都有了,修条路不成问题。”
“修路不是问题,就是要大量的人和物资,还有时间!”
“那上半年就开始修,就和安南那边说,是为了更好贸易。”
“也好,接下来就是治理人才了。”
孙传庭发现,好像可以打,打完了会不会影响国内经济和财政,需要财政部那边进行计算统计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