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洁明了的语言成书,让他们自学,等他们统一总结出不懂的问题,再一次性讲解。
因此,此书没有例子,只有原理和理论,将内容简化了很多内容。
不然一个月,他也写不完。
就算如此,短短一个月时间,他也只完成了高中物理,化学。
然后丢给他们,让他们排版印刷成书自学。
至于能学到多少,只能说这些人太厉害。自己一个人搞不明白,就一起讨论,然后首接以理论做实验,去验证其中的知识。
能入宋应星之眼的人才,确实厉害。
朱由检让科研部的人自学的时候己经到了二月中旬的时候,他将目光看向了第二条大型长江桥梁的建设上。
此桥一通,就可以通车,特别是火车,以后还有汽车。
桥梁的设计是两层,下层是火车用到的铁路,上层是汽车还有行人和自行车。
路面的设计还和司法部进行了协调,因为这关系到以后交通法。
他们还特地咨询了朱由检。
朱由检的想法是,中间双向三车道,也就是六车道,两边分出人行道以及自行车道,所以大桥的宽度比起第一条用来验证技术的桥梁大了好几倍。
桥梁的设计图提交到朱由检手上时,上面己经有了详细的数据和图案,每一个结构都有其相应数据。
特别是承受力,因为朱由检特意交代,算上了风暴天气情况,以及发生地震时的承受力等等。
这种计算,让设计桥梁的团队头发大把大把的掉,大量的数据都是用算盘计算,每一个数据都经过三批擅长算术的人核算确认。
可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任务,此任务重,要求高,还不能出错,又是人工计算,每个数据可是经过好几次核算。
这个时候是朱由检这个皇帝亲自审核,他们可不敢掉以轻心,一点错误都不能出现,稍有错漏,造成严重后果,可是要杀头的。
毕竟这个时代,是皇权时代,在他们心里,这是皇上交代的事,真的出了问题,后果很严重。
他们不知道的是,在朱由检眼里,这些人都是宝贝,又是人力计算,只要不是故意的,就算有问题,也不会要他们的命。
可是他不能表示出来,避免他们不尽心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