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在提高奖励。
怎么提,似乎是按百姓平均收入和市场上的物价进行计算,至于怎么计算,除了司法部和财政部还有智囊团,连孙传庭都不知道是怎么计算的。
有时候,他们真的不想朱由检干预政务,还是和孙宰相商量的好,毕竟他们商量,很多时候都会有一定的妥协。
可是当今陛下,是首接下旨,他们不容抗旨,唯一的机会就是像今天一样,拿出合理的理由,让陛下改变主意。
否则,他们只能遵照陛下旨意去做。
不过,虽然心里不舒服,可是没人敢拒绝,也不会私底下去议论陛下的旨意,这些年以来,他们发现陛下的旨意,都是有着深远的计划。
陛下登基十年以来,除了前面不管事的一两年,算起来也就八九年时间,几乎就完成了以前任何一个朝代最兴盛的盛世。
他们很多人不明白,这么花钱,国库的钱没有崩溃,还不断提高着国库的金钱数量,做出的工程,几乎盖过了大部分朝代的合计。
大明当初没有被清算到的儒生,可是见证着大明的发展,现在他们自己成了心魔,因为他们发现,当今陛下组建的朝廷机构,不用曾经的读书人,而是用各行各业都人才治理,反而让大明重新兴盛。
哪里有半点帝王和士大夫共天下的影子,他们心里己经怀疑,是不是他们真的是天下的阻碍。
不然,当今陛下的做法,大明不但没有没落,也没有亡国,反而将大明从深渊中拉了起来。
毕竟,以他们的见识,明白天启传位当今陛下时,大明己经水深火热中,到了改朝换代的时候。
正是这种情况,所以有人开始下注各方势力,当时的有人下注后金,也有人下注一些藩王。
有时,真的不是他们想背叛大明,而是看的越清形势的人,越是明白大明当时的情况下,己经不知如何挽救了。
结果,当今陛下做到了,做法就是以大军和武器,重新横推了一次天下,杀尽以前一切利益既得者。
就这么硬生生将大明从深渊前拉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