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一个文字就是一个意思。
以前他从未想过,一首都是在长辈的教授中学习,有了主观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
就六个字,也可以分为道,可道,非常,道。
除此外还有别的划分之法,就六个字,可以有十几种意思。
“算了,慢慢分析,还是说说天竺带回来的古籍吧,己经回来一个月了,一点收获都没有?还是看不懂?”
“回陛下,这目前看不懂,它像梵文,也非梵文,和西域的梵文不同,又似是而非。”
“带回来的人,在收集到的时候,就没请教过当地认识的人?”
“找了,找不到。”
“非洲那边带回来的呢?”
“那边的东西,壁画居多,文字倒是类似甲骨文,然而又不是,只能由壁画的表达的意思去猜。”
朱由检沉默了。
“西方的书呢?有没有什么发现?”
“他们历史的记载前后时间有矛盾的地方,不知记载真假。”
“你们在这里差不多三年了吧,永乐大典残本整理得怎么样?”
“陛下,己经整理好,不过有的传承完整,残缺的目前有部分从民间古籍中补全,有的怕是补不全了。”
“先不理外国的东西,皇室所有藏书整理,结合其它层新书一起整理编写,要按类分册。”
“陛下指的新书,是陛下传下的新学吗?”
“正是,要对应古籍传承,有相似的要放一起,然后让精通之人协助整理,解读其中技术,其它完整传承也要用简单易懂的方式编写成册,用来排版印刷。”
朱由检再做指示。
这么多前辈传承,放在这里吃灰,不知道多少传承断了,明明很多传承这些古籍中有记载,民间反而口口相传,遗失了大量技术。
再不整理编写成册,用以传到民间,再有动乱发生,是不是相继失传。
“对了,你们觉得永乐大典其它书册,在哪里有能找回来,或者说全套永乐大典哪里还有?”
朱由检好奇的问他们。
众人一时之间也不知道怎么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