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天幕,开局科普如何刺杀皇帝 > 第36章 摄影师去了趟东汉末年(bushi)

第36章 摄影师去了趟东汉末年(bushi)

【“这是必然的,研究文学作品的时候要同时分析历史局势。-6/邀¢看/书^惘. ^耕~鑫·蕞`全?”】

【“以汉为尊是一时历史潮流,包容开放是汉文化的核心,不捧不踩才是客观看待历史。”】

【“就一句话,当你真的遇到苦难时,你才会理解这个人的好,可是我觉得刘备粉和曹操粉之间的一个不可调节的矛盾,他们之间的阶级有巨大的差异,我觉得这两个群体之间的矛盾本质就是阶级矛盾。”】

“到了元朝,对后世所有三国文艺作品都有着开山之功的《三国志平话》横空出世,《平话》将前人关于诸葛亮的一切故事整合在一起不说,还明确将其赋子了神格。”

“不错,在《三国志平话》里面,诸葛亮就是神仙下凡,身长九尺二寸,光指甲就有三寸长,法力高强,还会各种神通法术,不管是呼风唤雨还是撒豆成兵都信手拈来,属于是精通天罡三十六变了。”

“这里是《三国志平话》里的原文:诸葛本是一神仙,自小学业,时至中年,无书不览,达天地之机,神鬼难度之志,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挥剑成河。司马仲达曾道:“"来不可当,攻不可守,困不可围,未知是人也,神也,仙也。+b¢o+o_k′z¨u¢n¨._c+o?m~”

“甚至《三国演义》跟《三国志平话》比都能算是朴素的唯物主义了,在《三国演义》里面,木牛流马好歹还是通过精巧的机关术来驱动的,可是《三国志平话》里,木牛流马是以士兵背诵“木牛流马经”为法力燃烧驱动的。靠人界力来当动力了属于是。”

“其实不止是《三国志平话》,元代很多文学作品也愿意夸大诸葛亮身上的名类神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除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存在着巨大的矛盾,民间需要一个近乎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来提振士气外,元代文人社会地位的变迁也是重要原因。”

【“司马懿:哥们真厉害,跟一神人打了半辈子,最后还把他熬死了。”】

【“主要是他们想不明白一打九的国力是怎么坚持那么久的。”】

【“那最后是不是说明了人定胜天的道理(笑)?”】

【“元明清的小说很喜欢加入魔幻元素,也可能读者真的想让世界上存在神仙来帮助他们吧。”】

【“因为那个时候世道实在是太苦了,百姓需要一个心灵寄托来逃避残酷的社会现实。^0*0!晓-税¨徃, ¢无·错\内.容¢”】

“众所周知,元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异族所统治,所以元代统治者并不像其他朝代一样重用文人,尤其是汉人儒生,这些文人儒生也就失去了在其他朝代时享有的特权与上升渠道。他们只得在市井中摸爬滚打,寻求以前自己看不起的乎头百姓的关注,用过去取悦皇家的手段来取悦百姓来养家糊口。”

“在这种条件下创作的作品自然就不似前朝一样强调文人范,而是着重叙事性和故事情节的精彩与否,换句话说,为了吸引读者,诸葛亮的战力在元代迎来了一次空前膨胀,就算把他放进西游记世界里,也是那种要让悟空去鞠躬行礼的老仙人。”

【“哈哈哈哈,我突然很想看悟空被丞相说教是怎么回事?”】

【“孙悟空:丞相,猴头我有礼了,我有个小忙想请您帮一帮。”】

“元朝的特殊社会状况也是中国文学开始从诗词歌赋这种阳春白雪,往各种演义话本等民间喜闻乐见的通俗文学开始演变,到了明朝,《三国志通俗演义》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罗贯中等人在前人的基础上塑造出了一位智慧绝伦、忠心不二、廉洁奉公、胸怀天下的千古第一贤相。”

“而在清代毛版《三国演义》里,毛宗岗在强化了诸葛亮完美人设的同时。又增加了更浓郁的悲剧色彩,虽说由于时代的局限,《演义》在塑造诸葛亮时还是有着诸如多智近乎妖、尊亮卑瑜等缺点,但总体来说依然瑕不掩瑜。《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依然是影响力最大、传播跨度最广且最能受到百姓认同的诸葛亮形象。”

“百姓们听到诸葛亮打胜仗就欢呼叫好,得知他打了败仗就扼腕叹息,提起草船借箭借东风就啧啧称奇,说到秋风五丈原就不胜唏嘘”

周瑜:“???躺着也中枪?”

【“没有神力加持的普通人,做到那样的成就,比神更难。”】

【“周瑜不差了,但是如果汉末没有刘关张和丞相,那那段历史也只是王朝末年的混乱轮回之一,历史里千千万万个不差的人其中之一罢了。”】

【“一时瑜亮这个词就能说明大都督如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