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对于“儒雅”、“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等的“标签”的推崇备至。
也能从现今对张飞“白面书生”形象的塑造看出现代人对于玉面小生,气质清雅等类型男性的喜爱。
诚然,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主流的审美与偏爱,但是我们应该秉承包容的态度看待社会中的各式各样、风格百变的审美。一枝独秀不如百花盛开、满园春色。
在宣传的自己欣赏的审美时更要学会尊重他人,而不是强行将“博学多才儒雅书生的人设”生搬硬套在一个顶天立地、生龙活虎的勇猛汉子身上。
张飞正在为自己的形象问题而大声嚷嚷暂且不提。
在北方刚刚吞并袁绍势力的曹操实力大增,他看着天幕中扮演自己的演员形象,只觉得非常还原,除了面容有些不像之外,让他来自己军中转一圈估计都能当自己的替身了。
……
汉末时间点。
周瑜从弹幕中得知自己会因病去世后,自己还没来得及表示什么,就看见孙策火急火燎冲进来,手上来拎着一个郎中打扮的人。
“公瑾,你有病吗?”
“???你才有病!”
……
“这一版三国演义是公认的艺术品,能流传千古的那种,里面对三国中的人物更加圆满立体,例如在三顾茅庐中,剧组特地用一组镜头交代了诸葛亮的茅庐生活,表示诸葛亮的才学并不是天生就会的,他并不是天生神圣,而是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才拥有的,包括后面的上方谷之战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