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广西现在还有肝膋这个菜,但是现在用的是经过腌制过的猪肝和猪网油,吃起来还不错。/x~t,i¨a~n\l*a`i/.`c/o,m·至于那个油粥……算了,这个真不敢吃。”】
“吃狗肉如今虽然还有,吃狼肉就很惊悚了,只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狼和狗都是十分常见的食材。”
“在楚辞里面就有提到,屈原的《大招》:鼎臑(nao)盈望和致芳只,内鸽鸽鹄(hu)味豺羹只。大意就是大鼎里装满了各种肉食,调和好味道让他们更加芳馨,黄鹂鸽子和天鹅都被收纳,还可以品味美味的豺狼肉羹,你们这些还在外面浪的死鬼赶快回来吧。”
“用美食来招魂,并且在招完魂之后让人吃掉,颇具实用主义风范。”
“中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同志所在的楚国,吃东西就是这么野。”
“在周代的文学作品和记录里,总会提到一样东西,肉酱,各种食物好像都要蘸上肉酱来吃,这并不是因为当时的人口味重,而是当时的提炼盐的技术十分落后,即使是周天子吃的盐都比不上你在超市一块五毛钱一包的盐。!我_的¢书.城? ^芜¢错¢内^容¢”
“因为盐难以入口,所以需要肉来把粗盐里面的其他杂质的苦涩味道中和掉,同时。把肉做成肉酱也能延长肉的保质时间,也能中和掉肉里面的腥臊味道。”
“在春秋时期,肉酱被称为“醢(hai)”,那年代万物皆可醢,周代有记载的肉酱就有一百五十多种,基本上只要是能见到的肉都能做成肉酱,除了日常容易见到的牛羊猪鱼鹅之外,什么狼肉酱,蛤蟆酱,蚂蚁卵酱,也都是十分著名的肉酱。”
【“草,看到蚂蚁卵酱绷不住了。”】
【“醢其实也是一种刑罚,就是首接把人活生生的用锤子砸成肉酱,想想就可怕。”】
【“还有伯邑考酱哦。”】
【“什么地狱笑话。”】
“之所以会吃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是因为那时候靠谱的肉食实在是太少了。在古代,牛羊猪的组合是用来祭祀社稷的时候才能拿出来的顶级配置,是祭祀的最高规格,叫做太牢,只有天子才有资格使用这种祭祀规格,而其他诸侯只能使用羊猪组合的少牢。^微\趣\小^说~ _首^发-”
“因为祭祀的需要,即使是贵族家庭和王族也不能天天吃,由于肉食紧缺,古代的贵族都特别喜欢小动物,喜欢到顿顿都得有。”
“在东周时期,用来煲汤的大王八是可以拿来当做国礼来赠送的。”
“《左传·宣公西年》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染指於鼎,尝之而出。”
“说的就是楚国国君送给郑灵公一个大王八,郑灵公把大王八宰杀后放到鼎中炖煮,用来做汤,汤做好后香气西溢,正好郑国的贵族公子宋去王宫里拜见国君,路上,公子宋的食指抖动了起来,他便让子家看自己抖动的食指边说,我的食指一旦动起来,定能尝到新奇的美味!”
“进得宫来,还真看见有宰夫正在宰杀鼋,公子宋得意地说了声“果然”,与子家相视而笑。郑灵公见状,问他们因何故而笑。子家就把路上公子宋手指抖动,以及预言能吃到美味之事,一一告诉了郑灵公。郑灵公闻言,并没有说什么。及至鼋羹熬好,郑灵公召集公卿大夫,将鼋羹分赐给各位品尝。”
“公子宋也在被召集的公卿大夫之列,但郑灵公唯独没有将鼋羹赐给他。显然,郑灵公是在存心戏弄一下这位喜欢卖弄、“未卜先知”的公子哥,以嘲笑公子宋食指抖动的占卜之术。”
“看着大家津津有味地吃着鼋羹,公子宋站在原地窘迫不堪,他觉得自己受到了奇耻大辱,他大怒的走到郑灵公的桌子面前,用手指强行插进了郑灵公桌子上的王八汤碗里面,然后嘬了一口扬长而去。这种强行喝国君王八汤的行为也成了后世一个专有词汇,染指。”
“这事还没完,公子宋怒急回家后决心要干掉郑灵公这个羞辱自己的傻逼,这年夏天,郑灵公被杀,公子宋以此报了未赐鼋羹之仇。”
“这也是食指这个手指名字的来源,而且贡献了食指大动和染指这两个词语。宁可冒着跟国君翻脸的代价也要喝一口王八汤,可见当时的肉食有多珍贵,当然,这个故事中真正让国君和公子宋翻脸的肯定不是,或者不仅仅是这碗王八汤,肯定还有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