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为子。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深恐其成为庸人,管教甚严。不仅将他的表字改成 “伯松”,还委以重任,可惜诸葛乔身体也不好,在25岁时去世了。”
“他的离去,让诸葛亮痛心不己,多年的悉心栽培,本期待他能在未来撑起蜀汉的一片天,却未料壮志未酬身先死。诸葛乔虽未能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更为波澜壮阔的篇章,但他短暂的一生,为蜀汉付出的努力,依然值得铭记。”
“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在蜀国担任过翊武将军。后来诸葛亮的大哥诸葛瑾一家在东吴因为卷入了孙权的儿子夺嫡的政治漩涡中,惹到了孙权被满门抄斩,诸葛攀又重新回到诸葛瑾这一脉,为之传递香火。这一支在季汉灭亡之后和诸葛亮的孙子诸葛京一同被迁到河东郡定居,成为诸葛瑾一脉唯一传人,也让诸葛亮没有绝嗣。”
“大约在诸葛亮46岁的时候,他的亲生儿子诸葛瞻出生。作为诸葛亮的长子,于公元 227 年出生,彼时诸葛亮己然西十七岁,老来得子,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诸葛瞻自幼便展现出过人的聪慧,读书识字、吟诗作画皆能快速领悟,对国家大事亦有自己的见解,众人皆赞其天赋异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