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面湘军西渡乌江进攻的可能性很小,而且我军准确知道了周浑元部的行进方向与路线,所以我们决定让红九军团扼守遵义以北,集中红一三五三个军团的力量在鸭溪镇这个地方打周浑元一个埋伏,吃掉他的兵力。?齐/盛.晓,说\蛧- .冕.废^阅^独¢”
“然而还是那句话,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我军在鸭溪镇守株待兔等待周浑元部队到来的时候,老蒋突然临时改变了计划,他估计是突然想到之前的几次经历,他想明白了,孤军冒进可能吃亏,周浑元部可是他的自己人,和其他军阀部队可不同,受了损伤他会心疼的。”
【“这里讲一下,并不是老蒋突然改变计划,而是老蒋的飞机侦查到了我军的埋伏,这才改变计划的。”】
【“这里是老蒋的侦察机看到到红军要埋伏了。”】
【“这里是老蒋的航空侦察发现红军动向,临时命令周浑员停止前进的。”】
“于是他这样想,既然我军处于遵义这个狭小地带。那么只需要让周围的军队慢慢推进就好了,只要将包围圈缩得极小,那我军无论如何都要死球,于是,他又拿出了碉堡战术。”
“他命令命令周浑元部不再主动进攻我军,而是退守到赤水河边的鲁班场防守,遵义西周的敌军开始修筑碉堡,准备层层推进,剥夺我军的生存空间,将我军彻底困死在遵义。?y^o?u!s,h/u/l\o^u`./c~o\m/”
【“老蒋的这个决策其实没问题。”】
【“其实是对的,因为我军只有遵义这块小空间,不断压缩就行了。”】
【“这个战术是老蒋的德国军事顾问提出来的。”】
【“同样是德国顾问,差距咋就这么大呢,说你呢,李德。”】
“对这个变化一无所知的我军在鸭溪徘徊,左等右等,可周浑元部就是不来,至此整个战场,陷入了令人不安的沉默之中。”
古人们看见老蒋的应对,都觉得这个计划没有错。
“虽然现在并没有发生战斗,但是我们依旧着急,因为时间并没有站在我们这一边,如果纵容敌军层层碉堡推进第五次反围剿战役失败的教训可并不遥远,此时,红一军团的林总提出了一个建议,鸭溪镇的周混元部不好打,但是在金沙驻扎苟延残喘的王家烈好打呀。”
“不但如此,金沙县城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县,如果能够拿下那里,我们就能得到一些补给。\7^0\0′t?x,t/.`c/o?m′”
……
“不错,打黔军残部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徐达赞同的点了点头,在这种状态下,呆在原地等死是不可取的,总要做出点什么来改变局势,打一个战斗力不强的敌人不但能得到补给,还能提升战士的士气,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从这里就能看出这些古代将军的水平差距了,很多将军都赞同这个计划,只有韩信和李靖看出了不对劲。
因为他们看出来即使能够打下这里,对整个战场的技术也没有丝毫的改变,反而还会由于浪费时间让敌军的包围圈进一步缩小,对我军反而更加不利。
所以韩信和李靖的想法是——打鸭溪镇的周混元!能打下就打下,不能打下就在此渡过赤水,重新获得一些生存空间。
……
“这个计划看上去很好也很容易,大家都赞同这个计划,只有一个人反对,这个人就是教员。”
【“纠正一下,王家烈也反对。”】
【“哈哈哈哈,是了,王家烈也反对。”】
【“是人是鬼都在秀,只有王家烈在挨揍。”】
“这里就体现出什么叫做超前的战略眼光,教员反对攻打金沙的理由至少有以下几点。”
“首先,遵义到金沙路途可不近,我们长途奔袭,很难做到保密,老蒋的飞机可是天天都在天上侦查,一旦被发现,就是白忙活一场。”
“第二,之前说过了,金沙是一个比较富裕的县城,而富裕代表防御设施建设的好,我们缺少重火力,一旦没有第一时间偷袭拿下,那就很可能打成攻坚战,而攻坚战正是我们所不擅长的。”
【“讲个笑话,能正面打下天险娄山关=攻坚战是我们所不擅长的。”】
“第三,王家烈的战斗力虽然确实不强,可如果他背后的滇军增援他呢?要知道一旦我军拿下金沙县,那距离云南就不远了,不能忽略滇军为了防止我军进入云南而增援王家烈的可能性。”
“还有第西,如果我军攻打金沙县的时候周浑元部和吴奇伟部夹击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