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也无法监测全国,一些边远,交通不便的地方,当地豪强做大是不可避免的,如能将其迁走守灵……”
父子俩一问一答,朱标悄悄看着和他们一起坐在大殿外观看天幕的大臣们,能够在这个时候和他们一起观看天幕的人都是洪武一朝的重臣,他们知道这些重臣要么是开国元勋,要么就是地方豪强的代言人,要么就是学阀的掌门人,时到今日,这些人的影响力早己遍布朝野,这样下去,即使他们本人没有什么想法,他们麾下的势力也会自发的膨胀。
去年的胡惟庸就是如此,老朱其实并不相信作为自己的老部下会有造反的念头,但是作为江右集团的老大,他身后的势力为了权势会不断推动他向上爬,最终触犯红线。
“那你说说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老朱好像在考教朱标一样。
“父皇容禀。儿臣细思汉制弊端,倒有个新想法——不迁富户,而迁其子弟。”
闻此言,朱元璋眉头微动。
“可令各地豪族选适龄子弟入京。一则在国子监读书受教,二则充作宿卫。既显朝廷恩典,又使各家有所顾忌。儿臣算过,每人岁给廪米二十石,比汉朝养全家省十倍。这些子弟在京婚配置业,自然心向朝廷。待其继承家业时,便是朝廷在地方的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