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但前提是,不违背道义,不损害他人。如果可以,我甚至希望,能用这门学问,帮助更多像我一样在商海中挣扎的企业家,让他们少走弯路,守住本心。”
这番话,倒是出乎林青阳的意料。
他原以为,她会说出一番如何利用命理为谢氏攫取更大利益的豪言壮语。
“商人重利,天经地义。”林青阳淡淡道,“若习得此术,面对巨大的利益诱惑,你如何自处?”
这几乎是在拷问她的灵魂。
谢雨晴沉默了片刻。她想起了何世雄的下场,想起了那些被“逆命阁”利用的人的悲惨结局。她也想起了林青阳,明明身怀绝技,却甘于在老城区开一方小小的“明理堂”,为普通人解惑,收费低廉,甚至常常分文不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林先生,”她抬起头,目光坦然,“我曾一度认为,商业就是零和博弈,成王败寇。但认识您之后,我渐渐明白,真正的成功,是共赢,是利他。命理之术,若用之不当,反噬自身。这个道理,我懂。”
她的声音不大,却掷地有声。
林青阳看着她,眼神深邃。
他想起了爷爷的教诲:“命理者,明理而已。知命不惑,知理不怨。此术可为利刃,亦可为良药,存乎一心。”
谢雨晴的心,他现在有些看明白了。
或许,她真的是一个可造之材。
“你可知,我明理堂门规甚严。”林青阳缓缓开口,“一旦入门,需立誓言,终身不得用所学之术行苟且之事,不得欺世盗名,不得恃术凌人。若有违背,轻则废除所学,逐出师门,重则……天道昭昭,自有惩处。”
他的语气,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雨晴闻言,非但没有退缩,反而眼中闪过一丝释然。她知道,林青阳这是在给她最后的机会,也是在陈述最坏的结果。
她毫不犹豫地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举过头顶:“弟子谢雨晴,真心求道。若得师父允准,愿遵师门规矩,恪守正道。若有违此誓,甘受任何责罚!”
这突如其来的大礼,让林青阳也有些意外。
他原本以为,像谢雨晴这样身份的人,最多也就是口头承诺。
他静静地看着她,看了许久。
院子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暮色四合。
“起来吧。”林青阳终于开口。
谢雨晴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期盼。
“从今日起,你便是我林青阳的记名弟子。”林青阳道,“我会传你《玉匣真本》中与商业相关的‘堪舆布局’、‘择时用事’、‘观人识气’三门学问。至于能领悟多少,修行到何种境界,全看你自己的造化和德行。”
他没有直接收她为入室弟子,也是存了一份考验之心。
“谢师父!”谢雨晴大喜过望,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恭恭敬敬地叩了三个头。
林青阳受了她这三个头,心中百感交集。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与谢雨晴之间,又多了一层更深的羁绊。这羁绊是师徒情分,也是传承责任。
“商业命理,有其特殊性。”林青阳扶起她,神色恢复了平日的温和,“它涉及的利益更大,牵扯的因果也更复杂。你要记住,‘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命理之术,是助你‘明道’,而非让你‘取巧’。其中的分寸,你要自己把握。”
“弟子明白。”谢雨晴重重点头。
“往后,除了讲堂的课,我会单独为你开小灶,传授这三门学问的精要。”林青阳顿了顿,补充道,“但《玉匣真本》原典,除非你通过我最终的考验,否则,不能给你观阅。”
《玉匣真本》非同小可,他必须慎之又慎。
“弟子遵命。”谢雨晴对此并无异议。能学到真东西,她已经心满意足。
夜色渐浓,谢雨晴带着满心的激动与敬畏离开了明理堂。走在老城区的石板路上,她感觉自己的人生,似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林青阳独自站在院中,望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被黑暗吞噬。
收谢雨晴为徒,他不知道是对是错。
商人重利,这是天性。他只希望,谢雨晴能守住今日的承诺,将这门学问用在正途。
明理堂的灯火,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温暖。
他隐隐感觉到,谢雨晴的加入,或许会给明理堂带来一些新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好是坏,尚不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