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觉醒阴阳眼,我成了都市风水王 > 第127章 学术辨伪

第127章 学术辨伪

他取出一份用特殊方法复刻的《玉匣真本》残页,上面记载的是一些关于自然节律、五行生克的基础理论,以及部分星象观察的古法,这些内容虽然深奥,却不涉及任何禁忌秘术。

“这,是我林家传承的《玉匣真本》中的部分内容。”林青阳将复刻件小心翼翼地放在展示台上,镜头拉近,清晰地投射在大屏幕上。

古朴的纸张,遒劲的笔迹,带着一股淡淡的墨香,仿佛能透过屏幕传递出来。

“诸位请看,真正的《玉匣记》,其行文、其逻辑、其所阐述的宇宙观,是何等严谨,何等深邃。”

他开始逐条对比。

“伪典其一,言辞粗鄙,逻辑不通。譬如这本《七日招财秘法》,竟将‘生气’与‘死气’混为一谈,稍有常识便知其谬。”

“伪典其二,断章取义,胡编乱造。这本《桃花宝鉴》,将《玉匣真本》中关于‘合婚’的论述,歪曲为勾引异性的邪术,用心险恶。”

“伪典其三,贪天之功,夸大其词。真正的命理,是揭示规律,辅助抉择,而非吹嘘能操控一切。那些所谓的‘神符’、‘奇阵’,不过是利用人的贪念和恐惧罢了。”

林青阳的声音不高,却字字珠玑,如利剑般剖开那些伪典的虚假外衣。

他讲了伪典的纸张、墨色、装订方式,与古籍的差异。

他讲了伪典的行文风格、用词习惯,与真本的天壤之别。

他甚至从一些伪典中,敏锐地捕捉到了现代网络用语的痕迹,引得台下一片哗然。

“这些造假者,其手法或许拙劣,但其心可诛!”林青阳目光扫过台下,“他们利用大众对未知的探索欲,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甚至对困境的焦虑,行欺诈之实,牟取不义之财。”

“他们玷污的,不仅仅是一部古籍,更是我们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是我们祖先探索宇宙、认知自我的智慧结晶!”

一番话说完,全场寂静。

随后,掌声雷动。

接下来,是专家发言环节。

一位白发皓首的文献学泰斗,颤巍巍地拿起一本伪典,又对比了林青阳展示的复刻件,摇头叹息:“老朽治学六十载,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赝品!其纸质疏松,墨色漂浮,断非古法所制。至于内容,更是漏洞百出,贻笑大方!”

一位史学大家则从《玉匣记》成书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进行了分析,指出那些伪典的内容完全不符合时代特征,纯属现代人的臆想。

几位隐世的命理前辈,更是直接点出伪典中术法理论的荒谬之处,言辞犀利,直指核心。

“此等劣作,若能称之为《玉匣记》,那老夫这一辈子的钻研,岂不都喂了狗!”一位脾气火爆的老前辈拍案而起,怒发冲冠。

媒体的闪光灯此起彼伏,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

问答环节,记者们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抛向林青阳。

“林老师,您认为这些伪典为何能如此泛滥?”

林青阳沉声道:“无非一个‘利’字作祟。加上部分民众缺乏辨别能力,盲从轻信,给了这些不法之徒可乘之机。”

“林老师,您对购买了这些伪典的读者有什么建议?”

“首先,不要再被误导。其次,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投机取顶,而在于脚踏实地。若真对命理有兴趣,不妨从正规渠道学习基础知识,明理堂也一直致力于此。”

这场研讨会,持续了整整一个下午。

当林青阳宣布研讨会结束时,所有人都感到意犹未尽。

当晚,各大媒体平台,关于此次研讨会的新闻铺天盖地。

“明理堂林青阳怒斥伪典,学术界联手正本清源!”

“《玉匣记》真伪之辨,一场关乎文化传承的保卫战!”

“专家揭秘伪典制作手法,呼吁读者提高警惕!”

舆论如山洪暴发,瞬间席卷了那些伪典的销售渠道。原本在街头巷尾、网络平台上热销的各种“秘籍”,一夜之间无人问津。更有愤怒的读者,拿着伪典找商家退货,甚至直接报警。

那些躲在暗处的造假者,如过街老鼠,惶惶不可终日。

有效。

非常有效。

林青阳站在明理堂的窗前,看着窗外渐渐亮起的霓虹,心中却并未有太多喜悦。

这一仗,打赢了。

但,只是暂时。

只要人心中还有贪念,还有不劳而获的幻想,类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