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双倍的酬劳,道了谢。
他知道,接下来的路,只能自己走了。
深涧幽暗,水声潺潺,两侧峭壁如削,藤蔓低垂,遮天蔽日。林青阳运起《玉匣真本》中的心法,感知着周围的气场流动。这里的气场异常紊乱,却又隐隐透着一股奇异的生机。
他沿着涧底走了不知多久,鞋子早已湿透,裤腿上沾满了泥泞和草叶。腹中饥饿,但他不敢停歇,心中那股找到真相的念头愈发强烈。
爷爷,李老,你们到底隐藏了什么?这张真人,又是谁?
他想起李远山临终前那句“《玉匣真本》真正的来历”。难道市面上流传的那些关于《玉匣记》的说法,都只是冰山一角?
!也不知过了几天,他几乎是凭借着一股毅力和《玉匣真本》赋予他的敏锐直觉在前进。食物早已耗尽,只能靠野果和山泉充饥。有好几次,他都觉得自己快要撑不下去了,但一想到李远山的嘱托,便又咬牙坚持。
终于,在一个傍晚,当他筋疲力尽地爬上一道山梁时,眼前豁然开朗。
夕阳的余晖下,一片宽阔的山谷静卧在群峰之间,云雾缭绕,宛如仙境。谷中,一条溪流蜿蜒而出,而在山谷深处,隐约可见几缕炊烟。
有人家?
林青阳精神一振。难道这里就是藏龙谷?
他加快脚步,朝着炊烟的方向走去。
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一座荒废多年的老宅赫然出现在眼前。青瓦颓圮,木墙斑驳,院子里杂草长得比人还高,只有几条被人踩出来的小径。宅子依山而建,背后是一面巨大的崖壁。
“有人吗?”林青阳试探着喊了一声,声音在空旷的院子里显得有些突兀。
无人应答。
他推开虚掩的院门,走了进去。正屋的门窗都已破败,里面积满了灰尘,蛛网遍布。看样子,这里至少荒废了几十年。
那炊烟……
林青阳眉头紧锁,心中升起一丝警惕。他绕到宅子后面,目光立刻被吸引住了。
宅后不远处,果然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树干粗壮,怕是几人都合抱不过来,枝繁叶茂,冠盖如云,在夕阳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看这树龄,千年之说绝不为过。
千年银杏!
他心中一动,快步走到树下。果然,在虬结的树根旁,立着一块半人高的石碑。石碑表面光滑,没有任何字迹。
无字石碑!
线索都对上了!
林青阳心跳加速,他从背包里小心翼翼地取出那本用特殊材质包裹的《玉匣真本》。这本书,自爷爷去世后,他便片刻不离身。
他深吸一口气,按照李远山所说,将《玉匣真本》平摊在石碑之上。
就在书与石碑接触的刹那——
嗡!
一声低沉的嗡鸣自石碑内部发出,紧接着,石碑表面泛起一层淡淡的青光。青光如同水波般荡漾开来,将《玉匣真本》也笼罩其中。书页无风自动,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林青阳瞪大了眼睛,屏住呼吸。
他看到,《玉匣真本》上的那些古老的文字和符箓,仿佛活了过来一般,一个个从书页上漂浮而起,化作细小的金色光点,缓缓融入石碑之中。
而石碑内部,似乎有什么东西正在被唤醒。
“咔嚓——”
一声轻响,在寂静的山谷中格外清晰。
银杏树旁边的崖壁上,一块不起眼的岩石突然向内凹陷,露出了一个黑黝黝的洞口。
密室!
林青阳心脏怦怦直跳。他收回《玉匣真本》,发现书上的文字依旧清晰,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但他知道,那不是幻觉。
他定了定神,从背包里摸出手电筒,小心翼翼地朝着洞口走去。
洞口不大,仅容一人弯腰通过。里面是一条向下的石阶,空气有些浑浊,带着一股久未通风的霉味,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檀香。
这檀香味……难道里面有人?
林青阳握紧了手中的登山杖,一步步向下走去。石阶不长,约莫二三十级后,便到了底部。
眼前是一个不大的石室,约莫十来个平方。石壁上凿有几个壁龛,放着一些看不清模样的陶器。石室中央,一张简陋的石桌,桌上一盏油灯,灯苗微弱,如豆般跳动着。
而在石桌旁,背对着洞口,盘膝坐着一个身影。
那身影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道袍,头发用一根木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