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他把自己彻底封闭起来,像一个苦行僧,在病痛和思考的煎熬中,寻找一个答案。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
林青阳靠在床上,手里无意识地翻着一本普通的杂志。窗外的梧桐树叶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光影斑驳地落在他苍白的脸上。
他忽然想起张真人。
那位《玉匣真本》的上一任持有者,在深山里隐居了一辈子。他为什么不曾出来呼风唤雨,预警天下?是他能力不够,还是他看到了自己当时没看到的东西?
还有爷爷。
爷爷守着这本奇书大半生,也只是在街坊邻里间看看风水,择个吉日,从未有过惊天动地的举动。他是不是也早就明白了什么?
是自己太年轻,太执着于“术”,而忽略了“理”。
就像一个拿到了绝世神兵的孩童,总想着去劈山断海,却忘了这把兵器真正的用法,或许只是用来修剪枝叶,守护一方庭院的安宁。
《玉匣真本》的核心,不是预测。
也不是改变。
是理解。
是引导。
是教会人们看懂世界的运行规律,就像看懂一张地图。地图告诉你哪里有高山,哪里有河流,不是让你去移山填海,而是让你知道如何规划最合适的路线,如何避开悬崖,如何找到渡口。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与的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而是顺应规律的“善行”。
和谐共处。
这四个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林青阳脑中所有的迷雾。
他懂了。
他终于懂了。
《玉匣真本》不是一件武器,而是一本说明书。一本关于天地宇宙、关于自然规律、关于人与世界如何相处的说明书。
它的最高境界,不是逆天改命,而是顺天知命,在理解规律的基础上,活出最好的自己。
所谓“趋吉避凶”,避的不是天降的惩罚,而是避开自己因为无知而做出的错误选择。
那一瞬间,林青阳感觉身体里某种沉重的东西被卸下了。他依然虚弱,疼痛也未曾消失,但他的心,却前所未有的轻盈和明亮。
他的“阴阳眼”在未经催动的情况下自行开启了。
这一次,他看到的不再是人们身上代表命运的各色光晕。
他看到了流淌在整个房间里的“气”。
阳光是温暖的阳气,植物是蓬勃的生气,窗外吹入的风是流动的活气,甚至连谢雨晴刚刚削断的那截苹果皮,都散发着一丝微弱的、即将消逝的果木之气。
整个世界,是一个由无数种“气”交织而成的和谐整体。
而他,以及所有的人,都只是这股巨大气流中的一部分。
当谢雨晴和叶清风再次推门进来时,都愣住了。
病床上的林青阳,明明还是那副苍白虚弱的样子,但整个人的感觉完全变了。他的眼神不再有之前的迷茫和挣扎,而是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古井,平静,澄澈,倒映着窗外的天光。
那是一种大彻大悟后的安宁。
“青阳,你……”谢雨晴有些不确定地开口。
林青阳微微一笑,这笑容发自内心,冲淡了脸上的病容。
“我没事了。”
他说。
他不再去想那失去的十年阳寿,因为他用它换来了更宝贵的东西——对“道”的真正领悟。
他看着窗外,目光仿佛穿透了高楼大厦,看到了更远的地方。明理堂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他已经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方向。
他转过头,看着一脸关切的叶清风和谢雨晴。
“把纸笔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