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也觉得时间紧迫,“那怎么办?累到你秦青也会杀了我的。”
林弈被他逗笑了,“这稻田养鱼呢,其中的技术含量不算很高,你叫几个懂农事的人过来在我这儿学几天应该就能学会。”
听他说的简单,沈非白放心了些,“那我过后安排几个人过来学学怎么弄。”
“对了,被你有喜的消息打断了,我都忘了问稻田养鱼这一季的成效怎么样了?”
林弈想到从村长那儿听说的和自家田里的情况,笑着说:“不错,按照打理田地的精细情况,每亩地增产在五斗到两石之间。”
“这么多!”
一旁的农事官也很激动,“大人,您别忘了今年还遭了虫灾。”
“对对对,明年剔除这个不良影响岂不是能增产更多?”沈非白忙了这么多天,可算是听到一个好消息。
想到了什么,林弈提醒他:“稻田养鱼并非什么地方都能弄,对水源的要求很高,有些村落虽然能种稻子,但是也可能无法弄这个稻田养鱼,为防民心生变,你要早点做好准备。”
都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如果别的地方都能通过稻田养鱼这项技术增长创收,只有自己村里还是原样,难保这些人不会生出坏心。
沈非白听到他的提醒也是心中一凛,但是人心这种东西是在最难揣摩的,谁也不能保证会发生什么事情。
看他如临大敌的样子,林弈想了想说:“虽然不能养鱼,可以从别的地方给他们补一下,比如肥料。”
见他有办法,沈非白坐直了身体,“愿闻其详。”
“农民最关心的就是田地的收成,虽然养不成鱼,但是增产又不止有这一个办法。我之前不是跟你说过堆肥、蚯蚓肥这些肥料的制作方法嘛,你可以教给那些没办法养鱼的人,好歹贴补一点。”
他说了一长串话,端起桌子上的水喝了一口润喉,接着说:“都说因地制宜,百姓致富的办法可不限于田地。”
“像我弄的红薯粉条作坊就是一条出路,红薯粉条不会做,那菌子酱、山货、水果等等都是可以做文章的。”
“原平县依着平江水道,如果能打开对外的商路,百姓们不愁找不到赚钱的法子。”
林弈把现代时候的立体农业、农副产品加工、精准扶贫跟他说了一下,至于到底应该怎么做,能做到什么程度就是他这个县令要考虑的事情了。
沈非白越听他的话越觉得精妙,提点他:“弈哥儿,你说的这些最好都写下来,整理合并成一个折子往上递,你如今获封县男,虽说远离朝堂不参与政事,但有关农业的成果最好是能隔一段时间就出一个,好叫上面的人不要忘了你。”
林弈愣了一下,但很快也明白他的意思了,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行了,既然事情都说完了,我也不打扰你休养,回头我回了县里叫人给你送些滋补的燕窝、花胶来,就当我这个做伯伯的一片心意。”
秦青:“还算你有点良心。”
沈非白没好气捶了他一拳,“走了,下回不忙了再过来找你们叙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