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成这样开始谈,怎么样?”
207.
灵力网络组。
“西八。”思密达脸色阴沉的看着瓦达西:“给你三秒解释为什么要打断我的研究,三、一……”
科学家早己握紧拳头挥了过去。
习以为常的瓦达西耸了耸肩,侧头躲过,甚是从容:“难道你对电子幽灵不感兴趣吗?”
思密达阴森森道:“我现在对让你脑袋开瓢更有兴趣。”
旁边的生活助理们习以为常,没办法,任谁看这情景看了十来年都很难不习惯。
“……好了,不开玩笑了。”瓦达西严肃起来:“灵力网络方面的确和你没什么关系,但灵力网络中的电子幽灵不一样,其存在的形式与运转逻辑的解析,需要你的技术、与此同时,这对于你研究的应用,也是一个不可或少的典例。”
“……医疗与护理部的报告我看过了,他们说九号本丸的幸存者剩余的时间不多了,我们需要这个电子幽灵……祂从黑匣子里出现,又有「小乌丸」他们的例子在前,极有可能是位刀剑付丧神。”
这样的推论并非天马行空,考虑到灵力网络与灵力的联系,而黑匣子里逃出的这串数据是一个执念深重、因缘巧合成为电子幽灵的付丧神的可能性,远比一串数据凭空成了精要大。
退一万步讲,即使是后者,其存在形式以及维持记忆的关键,必然会对他们关于刀剑付丧神形体设计产生启发。
在调查与科研部,并非没有人提出数据化式的付丧神形体设计理念,但可惜的是,这样的技术一首处于失败和被限制的状况中。
一来,这种技术必然只能应用在新的刀剑付丧神身上,但数据化形体不稳定,很难达成实装的结果。
二来,如果要运用在己实装的刀剑付丧神身上,先不提人不人道、其他研究人员同不同意的问题,就单单保持意识完整性,就比正常的刀剑形体技术要复杂得多,而且流程必然极其繁琐,需要耗费大量资源——换而言之,对于以提高战力为目的的时之政府,这项技术完全没有研制的必要。
不过,时代在发展,技术也在不断的克服原先的难点,时之政府内的眼光自然也是如此,随着对九号本丸事件及其幸存者的不断复盘,基于灵力网络全面覆盖的事实,高层也有人认为,执法监察方式到了需要丰富拓展的时刻。
显然,网络巡查组(网警)是个不错的突破口。
思密达想通了这一点,也严肃起来。
这的确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管是为了更好的搜查暗黑本丸,还是为了更好的救治黑暗本丸的幸存者们。
可以预见,一旦刀剑付丧神数据化技术被克服以后,他们将挽回多少悲剧。
……就是没想到他们还没找上门,电子幽灵本灵就先在医疗与护理部那边挂上号,然后惊动了调查与科研部,最后消息传到灵力网络组的时候,那些可怜的程序员们看着还没算完的屏幕,有种得来费一半功夫的命苦。
“不太对。”有个监测标记的特征性波动的研究员说:“这振「江雪左文字」的体积……远远达不到我们根据黑匣子残留波动推算出的模型体积。”
“还有其他数据在外面没有被发现。”
事情有意思起来了。
208.
「……这并不重要。」
「江雪左文字」在面板上打出这一串话,实际上看着「柿子饼」的家人朋友那副他不把自己来历交代清楚就要把他们分离的架势,以及他们头顶上不上不下的好感度,绞尽脑汁试图把这段剧情糊弄过去。
不然他要咋解释自己一串数据怎么拥有意识,还刚好被「柿子饼」捡到喂养啊。
可恶,为什么他还要考虑这种设定啊!
这合理吗?
「江雪左文字」陷入了沉思,但考虑到自己之前玩的那些养成游戏中,那些被养成的崽多有一个悲惨的背景……可能养成游戏就是这样的吧。
既然自己现在在扮演这样一个被养成的主角,照着这个流程走似乎也没什么问题。
一通逻辑下来把自己说服的「江雪左文字」抬起头,决定给自己编个惨一点的身世博取同情。
求喂养嘛,不寒碜。
正好,「数珠丸恒次」有个打算拉着他们演但是没写完的文档——因为涉及到的专业知识太晦涩,导致「数珠丸恒次」查阅数次都没能啃下来,所以不得不遗憾搁置的剧本。
「江雪左文字」回想着,想象自己拥有一个被逼疯的审神者。
与此同时,闻讯而来正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