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安厘王又能找到新的宠臣。
他就会像最初钓上来的那条鱼,被无情的扔掉。
安厘王听罢,一把将龙阳君搂在怀里,深情地说:
“有谁敢提进贡美人的事,我就灭了他九族!”(完)
4.孙武:冷兵器时代的神
柏举之战,孙武摧枯拉朽,势如破竹。
一战接连一战,开创了连续作战的先河。
更以三万之众狂碾二十万楚军,以少胜多。
五战五捷的笑傲资本,让孙武一战成名天下知。
成名后的孙武,并没有被荣耀困住脚步。
而是在多事之春秋,居安思危,继续研究他的兵法战术。
他把兵法战术研究的文章,编成了一本叫《孙子兵法》的书。
这本书一出来,就成为春秋时期最抢手的小红书。
竞相购买的人,从苏州相城区排到了长江水道黄泗浦。
但孙武知道,无论他多么厉害,他终究是人。
他无法改变好兄弟伍子胥的命运,也无法躲过夫差的算计。
伍子胥死后,他想过隐姓埋名,在乡下过些清平日子。
,!
然而,他的优秀对夫差而言,开始变成隐性的安全隐患。
如果夫差不能用他的话,他也只能寡死在吴国。
功高盖主,心有微词,无论哪一条孙武占了。
一旦孙武投靠别国,就会成为一支非常锋利的箭,针对吴国。
所以,孙武留不得,孙武必须死。
孙武从来不怕死,他怕的是自己的智慧没人传下去。
这是写书的人,那藏在心底说不出来的小九九。
如今各国,都把《孙子兵法》当作重要策略文献研读。
想要诛人城,先要诛人心,自古使然。(完)
5.豫让:堕入魔怔的杀手
人人都渴望被重视,这是种用人之道,叫知遇之恩。
春秋末年,晋国的晋国公成了摆设的花瓶。
所有的权力,分别由智、中行、韩、范、魏、以及赵家掌控。
智家的话事人智伯,比较重视人才。
大张旗鼓地招揽了豫让,给他国士的最高礼遇。
后来,智伯在一次收保护费的过程中,被赵襄子打死了。
赵襄子是赵家的当家的,身边有很多的护卫。
豫让想要为智伯报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好不容易,等到赵襄子家里搞装修。
豫让托人讨了个不要工钱的名额,打扮成木工混在人群之中。
他怀揣着小匕首,准备伺机刺杀赵襄子。
却被机警的赵襄子,一眼看出了端倪。
赵襄子命人把他捆成了粽子,拖到威武堂前。
豫让义正辞严,一口承认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刺杀赵襄子。
赵襄子虽然懊恼,但觉得他讲义气,就放了他。
被释放的豫让不仅没有放弃刺杀,甚至步入了魔怔。
因为害怕赵襄子认出他,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溃烂。
他又剃掉了的胡子和眉毛,吞下炭火使声音嘶哑。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里,埋伏在桥下,再次刺杀赵襄子。
可惜,豫让身上的臭味,惊动了赵襄子的马。
再次暴露的杀手豫让,选择了杀身成仁。(完)
6.聂政:杀人者面目全非
刺客,追求“士为知己者死”的侠义精神。
如果谈钱,那便是杀手的行径了。
对于聂政来说,韩国大夫严仲子就是他的知己。
在他隐迹齐国,屠狗为生的日子里。
严仲子数次带着酒肉登门拜访,并向聂母赠黄金百镒。
他明白严仲子必有所求,所以坚辞不受。
被拒绝的严仲子却并没有生气,依然对聂政以礼相待。
聂政母亲去世,严仲子帮他风光大葬,挣足了面子。
三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聂政的守孝期也满了。
聂政知道,报恩的时候到了。
他再也找不到,留在齐国的理由了。
踏着夜色,他孤身一人来到韩国。
闯入戒备森严的相府,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了韩相侠累。
在杀了几十名相府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