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一定指国力强大。
而是说,是在国家相对稳定的情况下修志书。
魏晋风流,门阀林立,文人学者比较多。
学者一多,笔杆子就多,饭局、酒局也特别多。
华峤,在晋惠帝时期,担任秘书监,是出了名的硬笔杆子。
他最主要的功劳,是写了九十七卷的《汉后书》。
虽然,这本书现在已经淹没在历史长河之中。
不过华峤的能力,还是不容置疑的。
华峤,出生在世代官宦之家。
优渥的经济条件,让华峤从小就接受正规的私塾教育。
后来,因为家族的关系,他傍上了司马昭。
被辟为掾属,补尚书郎,成为一枚“当红辣子鸡”。
华峤除了能写书,最厉害的是喝酒。
晋朝的书场,白天开席,各地能人上台说书。
台下的如有不对路,可上台与之文斗,俗称“擂台pk”。
一个叫陈寿的小子,曾保持连赢三十场的记录。
书场的夜场,有歌舞表演,邀请各坊的当红花魁登台献艺。
想要欣赏歌舞表演,必须购买入场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每位入场的客人,免费赠送半斤二十年的桃花酒。
华峤的酒量,就是在夜场练起来的。
还好,晋朝不考核公务员的品行,否则及格者寥寥。(完)
5.张载:投石满车的丑孟阳
张载的丑,是一种生产力。
每次,他推着一辆空车,招摇过市。
等到回到家里,车子里满满的堆满了石块。
这些石块,都是邻家的调皮孩子扔的。
他们一边扔,一边还唱着歌儿。
“张孟阳,面丑陋,吓死母猪和山羊。”
“掷石块,驱恶梦,夜里全家都平安。”
张载不但不抵触,反而天天推着车子往街上走。
不到三个月,就收集了十几吨石块。
他挑出那些通体圆润的鹅卵石,在玄关处铺了条小路。
小路通向荷花池,池子用大些的石块围成。
那些大的石块,被用来围成了花圃。
从高到低,花圃一共有三四层。
半米见宽,两米见长的样子。
花圃最上面那层,种的是黄色的郁金香。
花圃中间那层,种的是多肉紫牡丹。
花圃最下面那层,种的是三色姬小菊。
顺便将剩下的那些碎石块,撒在门外的小路上。
几个月过去,石块嵌进了泥土里,道路更加的硬实。
就算是下雨天,张载也不怕拖泥带水了。
算起来,真的节约了不少的成本。(完)
6.车胤:爱找萤火虫的男人
读书,需要仪式感。
一杯茶,一束花,搭配明暗相间的光线。
一张摇椅,一个温馨的空间。
一个人,度过一个闲暇的下午。
这样的环境,已是大部分现代人梦寐以求的。
足可以拍出无数美丽的照片,放在朋友圈羡煞旁人。
但若是比起车胤,这样的小资情调,实属一般。
车胤读书,从来不点灯,那浪费资源。
每天抓几十只萤火虫,在纸皮灯笼里忽闪忽闪。
将夜晚的草屋,照得如同白昼那般。
这样的逼格,当真不是一般人家可以比拟的。
更气人的是,车胤白天忙着抓萤火虫。
等天黑了,才坐在纸皮灯笼下读书。
仅靠夜自修,就能够考试封神的人。
这样的天赋,怎能不令他人顶礼膜拜。
也有些纨绔子弟,像车胤那样囊萤夜读。
可惜,萤火虫读死了千万,考试的时候成绩惨淡。
其实,装逼除了经济的实力,更需要靠个人的能力。
那些总是在模仿,但一直无法超越的人。
就应该放下手中的活,好好的思考下。
不成功的问题出在哪里,出路又在哪里?(完)
7.卫铄:书圣的启蒙好老师
卫铄,是王羲之最敬佩的人。
她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老师,以楷书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