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听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爱听小说网 > 众生芸:王者浴血 > 第3章 政坛搞事我最行

第3章 政坛搞事我最行

1.裴子野:历史是一面照妖镜

浮沉浪,似人潮,半点不由人。?w_a~n,b!e?n`g_o^.?c/o~m*

对于再次的下岗,裴子野表现的很淡定。

一日三餐的口粮还不缺,没必要急成热锅上的蚂蚁。

有官当,那就安心地做好秘书的工作。

在其位,谋其政,写好自己的官样文章。

没官做,那就在家看书写文章。

断酒肉,少应酬,弄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历史的故事看多了,人就不计较了。

有啥好计较的,人还能搞得过老天不成?

王侯将相、贩夫走卒,都是为了一口饭而奔波。

什么天下无敌,什么加官进爵,都是谋一碗饭钱。

努力提升自身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才是最大的胜利。

从南齐到南梁,血腥的故事发生的太多。

一个小小的秘书郎,阻挡不了历史曲折前进的马车。

不过是仗着有些个文采,混一口饭吃而已。

所有的才华,不过是无聊的消遣。

当寻常的烽烟,照进历史的寒月如牙。

转角遇见的不可放弃,依旧是心头的白月光。

所以,裴子野才不愿意高歌猛进。

怕辜负了时光里,那无可取代的轻松和潇洒。

经历了人生的种种,才会对无休止的欲望无动于衷。(完)

2.唐邕:才华是华丽的衣裳

国是君王的,家是臣下的。

唐邕非常清楚这点,所以很认真的干活。

对于高洋的指令,那是言听计从。

高洋说打猎,他就准备好车马。

高洋说喝酒,他就安排好饭局。

特别是高洋外出打仗,必定会带着唐邕。

因为唐邕善于计谋,而且度势极准。

高洋非常欣赏唐邕,给了他很多的赏赐。

臣下的帽子是君主给的,唐邕心里这点逼数还是有的。

所以作为臣下的,要多干活,少说话。

正是凭着出色的眼力劲,在高欢死后唐邕继续为高演服务。

在高演的手下办事,唐邕更是游刃有余。

不仅上下的关系,疏通的妥妥的。

就连用兵打仗,都可以亲自出马了。?我′得_书.城. \勉-肺.阅~犊?

唐邕同样知道,凡事是有一个度量的。

特别是当臣下的,一定要有处理复杂事务的能力。

否则,和君主的关系再好,也不过是个“马屁精”。

识时务者为俊杰,投降北周的唐邕依然混得风生水起。

靠的就是自身能力强,技术好。

要写文就写文,要打仗就打仗,啥活都不挑。

这样的复合型选手,才是政权交替中的“不倒翁”。(完)

3.韦孝宽:借刀杀人的好计谋

三人成虎,谣言可以杀人。

端坐在偏厅的韦孝宽,一人饮酒微醺。

自从,北齐斛律光要攻过来的消息传播开来。

他已经连续几个晚上,没有好好睡觉了。

君上六神无主,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紧急会议一天开三个,找他们商量对策。

臣下交头接耳,阿谀奉承中藏着狡诈和贪婪。

似乎,等待着树倒猢狲散,重新起灶台。

韦孝宽在朝堂,知心的同僚并不多。

这与他做事的风格,以及对事情精准的研判有关。

他从来不相信任何人,包括他的君上。

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以及如何从中规避风险。

斛律光是北齐名将,一旦杀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斛律光没办法出征。

想要永绝后患,最好的办法就是用离间计。

想到此,韦孝宽心里便有了主意。

功高盖主,向来是当臣子的大忌讳。

高欢,就是韦孝宽想要借的那把屠龙刀。

那就像黄巢那样,弄些小纸条。

教天桥底下的小乞丐,分成九段不停地说。

韦孝宽喝下一杯酒,露出得意的笑容。(完)

4.温子昇:诗文不敌官场屠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