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画面从他的眼中闪过。
从自己小时候读书,立志要一展自己的才华,却只能跟随着自己的叔父诸葛玄,在乱世之中飘零。
长大后,自己置身于那个充满血腥与残酷的乱世,各路诸侯纷争不断,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而他自己,怀揣着满腔的抱负和理想,却始终未能遇到一位真正能够拯救苍生,心灰意冷之下隐于山野。
首到不久前,当他站在武侯祠的面前,看着那被无数鲜花所包围着的,带着那一抹浅浅微笑的诸葛武侯,那一道跨越千年的对视……
清风徐来,在诸葛亮的耳畔吹拂,仿佛在向他娓娓道来一个己经过去了许久许久的故事。
从“星落秋风五丈原”到“六出祁山五次北伐”,从“白帝城托孤”到“天下三分”,从“火烧赤壁”到“舌战群儒”……
故事的最后最后,春去秋来,当时间回到那间茅草屋,春风拂过,此时,诸葛亮摸了摸自己的脸颊,不知道什么时候,他竟早己泪流满面。
他深吸一口气,抬起自己的衣袖,抹去了自己脸上的泪花,整理衣冠。
紧接着,诸葛亮缓缓地掀开了草庐的帘子,推门而出。
随着草庐的门帘缓缓打开,一个比诸葛亮印象里还要年轻许多的脸庞,就这样出现在他的面前。
为首一人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左边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右边一人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
此时,阳光瞬间倾泻而入,洒满了整个屋子,也洒在了诸葛亮的身上。
他站在草庐的大门外,微微仰起头,感受着阳光的温暖,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草庐,脸上带着一丝释然的笑容。
“这也许,便是我睡过的最后一个懒觉了吧!”
这一刻,仿佛所有的疲惫和忧愁都被这温暖的阳光驱散,只留下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而在这阳光之下,诸葛亮的身影,也渐渐地和千年后武侯祠中的那道神像,重叠在了一起。
……
“为图将军之志,亮,愿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