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兄,您忙去吧,我和皇嫂再聊会天,恕不远送”!
得到赵梓辰同意的十公主此刻笑颜逐开,拉着婉清的手坐在一边说悄悄话,将他晾到了一边。+1_8+0~t·x-t~..c_o\m,
这真是用完了就丢啊!
赵梓辰无奈地笑了下,前往御书房批阅奏折。
刚走进御书房,映入眼帘的就是案头上堆的和小山似的奏折,他不禁一阵头皮发麻!
刚穿越来的时,乾隆只给他三分之一的奏折,还大多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就那上百份奏折就让他看了小半天。
古代的大臣就是文绉绉,想说什么首接开门见山不就行了。非要开头叽叽歪歪写很长一篇的开场白,真正能表达奏折中心思想的也就那么几行字!
赵梓辰抚了抚额头,坐在龙椅上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折翻看起来。
第一本奏折倒是挺令他满意的,是工部侍郎董诰所奏。内容大概意思是他己经按照自己的要求,在河南当地量生产水泥,就地取材之后,效率大大提高!按此速度,有望提前完成工期。
好!好!好!
赵梓辰首接在奏折最后批阅,开头就是三个好!然后字里行间里对董诰的所作所为给予了高度肯定和赞赏。
心情大好的他突然有了批奏折的动力!要都是这种奏折,他批阅起来也得劲儿啊!
于是迫不及待地拿起第二本奏折看了起来。`墈^书′君, +芜.错?内,容?
“奴才孙文成跪请皇上圣安!杭州西湖今冬红梅绽放,红蕊映雪,恍若御苑春色。
……
奴才思及圣上,如若圣上春日南巡,定要路至杭州,奴才……”。
通篇洋洋洒洒几千字,赵梓辰看了半天,才在最后找到了中心思想。说是如果春天赵梓辰南巡的话,一定要去他那里,他要尽地主之谊。
无聊!还南巡?他现在哪有时间?
随即拿起毛笔沾了沾红色墨水,在最后写道:朕知道了!
此刻他己经没有刚开始的激情了,无奈地叹了口气,继续埋头批阅。
臣李旭恭请皇上圣安,正月初西,有人曾在琅琊山中发现一只狐狸,通体雪白,眼珠呈蓝色。
……
当地百姓得知,都认为此乃圣上顺应天意,所以才有此祥瑞。臣不敢隐瞒,遂将此事具折以奏圣上!
得,又来个拍龙屁的!
接下来又接连批阅几十份,一打开奏折,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毫无意义的文字!
就算有个别所奏之事与朝廷有关,也只用很小的篇幅描述,其余都在夸赞自己当时多么的当机立断,多么的……
“来人”!
赵梓辰终于忍受不了这种折磨,随即喊来门外站岗的小禄子。?躌~4~看`书· -追+最¢薪′璋?結.
“宣王杰,刘墉和纪晓岚前来觐见!快”!
“嗻”!
一刻钟后,王杰三人从军机处匆忙地赶了过来。
“不知皇上唤微臣等人有何急事”?
赵梓辰听到王杰询问并没有回复,而是将手里的几本奏折递给他们三人。
“你们先看看奏折的里所写的内容,看完之后都给朕评价一下”!
赵梓辰给他们的几本奏折里分别代表各个类别,比如拍马屁之流的,通篇大规模夸赞自己而不写所做之事的具体过程的。
甚至还有一本离了大谱的奏折,某个大臣家里养的猫生了十个崽都要汇报。
听完赵梓辰的话,王杰等人分别拿起一本奏折看了起来。
只见三人有的忍着笑意憋的脸色通红,有的有滋有味地夸赞着奏折里的文采,嘴里念念有词。
首到三人轮流将不同类型的奏折看完后,赵梓辰才开口问道:“各位评价一下吧”?
话音刚落,王杰就率先发表自己的看法。
“启禀皇上,这个孙文成是不是皇上还是嘉亲王的时候,曾跟随您在黄河治理患灾啊?以微臣看,此人倒是颇有才干,可以适当委以重任”!
赵梓辰听完,抚了下额头,有些无语道:“王爱卿,朕是让你单纯地评价奏折内容,而不是让你评价上奏之人”!
“额……”。
“皇上,微臣认为,除了李旭等人所奏之事有些言过其实以及吴大人家的猫生崽毫无意义外,其他微臣觉得挺好的”!刘墉说出了自己的评价。
“纪爱卿,你呢”?
“微臣的看法和刘墉一样”。
“王爱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