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忍不住斥道,“身为宁府宗子,贾氏族长,遇事便这般畏首畏尾,成何体统!自家房门,竟踌躇着不敢踏入?”
贾蓉被训得满脸通红,呐呐不敢言。
贾琮看着他,心中却陡然冒出一个念头。
秦可卿这情况,绝非正常的轮回投胎,更像是某种分神化念、借体托生的手段。
那兼美仙子的仙魂,便藏匿在这秦氏的躯壳之内,随时监察宝玉、金钗等人的气运变换。
警幻、兼美想利用贾家众姝的灵慧气运……
嘿,那我便让贾蓉这个正牌夫君,行敦伦周公之礼,名正言顺地采补灵机!
就算不能首接伤到那兼美仙魂,多多诞下子嗣,占了这肉身的因果气数,也能狠狠恶心她们一番!
此乃釜底抽薪之计!
想到此,贾琮面色稍缓,看向贾蓉:“蓉哥儿,我且问你,你与你媳妇……那房中之事,可还和谐?”
这话问得首白,贾蓉的脸“腾”地一下红到了耳根,支支吾吾半晌,却又不敢不答:
“回…回三叔…实不相瞒…侄儿…侄儿有时…
唉…许是…许是先前被家父…压抑太过,心中有碍…”
果然如此。
贾琮心中了然,贾珍的阴影,怕是给这儿子造成了不小的心理创伤。
“此事非你之过,乃心结所致。”
贾琮出言安慰了一句,随即话锋一转:
“今日我便传你几门法子,既能助你重振雄风,解你困境,更关乎我贾氏一族的传承大计,你须得用心习练!”
说罢,他伸出右手食指,轻轻点在贾蓉的眉心祖窍之上。
贾蓉只觉一股清凉之意透入脑海,紧接着,无数玄奥的文字、图谱、口诀、心法如同潮水般涌入他的识海!
阴阳调和之总论、刚柔相济之九法、固本培元之七损八益、房中宜忌、五征五常、十动十修、求嗣秘要……
正是那道家秘传的《素女经》、《洞玄子》以及《白行简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中的精髓要义!
这并非单纯的文字灌输,而是包含了诸多体悟与妙谛的首接传承,能让贾蓉在极短的时间内领会其中的关窍。
贾蓉只觉头脑微微发胀,随即一股前所未有的明悟与自信油然而生,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贾琮收回手指,神色郑重地告诫道:
“你乃贾氏宗子,宁府长房如今人丁单薄,开枝散叶,安定人心,是你身为族长的首要之责!
此法得传之后,务必勤加修习,与秦氏敦睦情分,尽快诞下子嗣,以慰祖宗在天之灵!”
“另外”
他话语一顿,带着几分严厉:
“从上回大会我也看出来了,如今我贾家各房,子嗣皆不兴旺。
日后你若见族中有品性端正、心性纯良的子弟,亦可酌情传授一二,以广宗祧。
但切记!”
贾琮声音转冷:
“此乃人伦大道,阴阳正法,并非淫邪之术!
若是胆敢胡乱传授,或以此行苟且之事,败坏门风,休怪我禀明族中长辈,依家法严惩不贷!
你可听清了?”
贾蓉此刻早己被那玄妙的法门和三叔的期许激动得无以复加,哪里还有半分犹豫,连忙躬身拜倒:
“侄儿……侄儿谨记三叔教诲!
谢三叔传法大恩!
侄儿定不负三叔厚望,光耀门楣,开枝散叶!”
贾琮点了点头,背负双手,转身向外走去。
待他回到荟芳园时,园中的赏梅宴正值高潮。
贾母端坐上首,满面笑容,看着园中嬉戏玩闹的孙子孙女们。
宝钗、黛玉、湘云、探春等人正围着一株盛放的红梅,吟诗作对,笑语嫣然。
宝玉则在一旁凑趣,不时说出几句憨言痴语,引得众人发笑。
一派富贵闲雅、热闹融融的景象。
见到贾琮回来,众人纷纷招呼。
“琮三哥回来了!”湘云最是活泼,招手喊道,“快来!我们正咏梅呢,你也作一首!”
贾琮本欲推辞,但见众人兴致正高,也不好拂了大家的意。
他略一沉吟,忆起前世一位道家真人之作,正合此刻心境,便朗声诵道:
“醉倒梅花雪影边,此身疑是玉清仙。”
此句一出,园中喧闹微静,众人皆凝神细听。
“三更鹤唳空山月,吹落冰魂上碧天。”
诗句清越,意境高远,仿佛带着一股脱尘离俗